“必須保證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按期試車投產,實現各項目工程投產后即安全、穩定、順行、環保、低成本運行的目標。”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陳向陽說。
日照公司鋼鐵精品基地是山鋼的生命工程、希望工程,按期順利投產至關重要。一期一步有一座高爐、兩座焦爐、兩座轉爐,軋線調試周期長,龐大的單系統投產運行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多、資源平衡難度大等困難。2016年5月份,公司成立生產準備辦公室,迅速組建團隊。隨著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全面進行組織準備、人員及培訓準備、管理準備、技術準備、市場營銷準備、產品研發準備、設備維保準備、原材物料準備、物流運輸準備、能源環保準備、信息化準備、法律法規準備及外部條件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以保證順利實現試車投產,全線貫通。
優化消缺式生產準備方案。公司嚴格按照網絡節點,重點做好投產前的外部準備、熱試投產方案等生產準備工作。確定三大重點攻關課題:“高爐開爐初期煉鋼多消化鐵水、消化高Si鐵水”,“投產初期煉鐵降低鑄鐵機故障率、提高日鑄鐵量”,“在保證外方對熱連軋設計品種調試到位的情況下,平衡好系統煤氣,將煉鋼工序滿負荷生產的板坯銷售出去”。公司分管領導與生產準備辦公室人員前往各中心、項目部進行專題調研,與各工序一起全面辨識生產準備需求,重點解決制約各產線熱試投產的“瓶頸”問題。制定并不斷完善公司熱試投產方案,以高爐投產時間為基準點,綜合各爐機工藝烘爐時間、能源平衡、物料產生倒運等要素,確定了各工序最經濟投產順序和最佳時間間隔。不斷優化金屬平衡和能源平衡方案,熱試投產方案與各類應急預案不斷優化,截至目前,投產方案已經優化三版,各類應急預案近20項。
構建精益物流管理流程。圍繞“建設智能制造夢工廠”的戰略目標,以公司物流系統頂層設計為基礎,重點針對一期一步碼頭不能投用、原燃料二次倒運入廠、冬季煤炭結冰、原燃料庫存存在風險等實際情況,對嵐山港卸船能力、萍嵐鐵路運輸能力、周邊道路通行能力等進行調研摸底。通過與各項目部溝通,根據廠內物流運輸和生產保障需求,共梳理出場內運輸業務八大類、15項,生產保障業務兩大類、23項,零星業務四大類,理順了從原材料進場物流、廠內運輸物流到產成品出廠物流的全系統業務流程,著力構建精益高效的物流管理流程。
實現產銷研無縫對接。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訂單為驅動”的流程設計思路,確定了“一級管控”生產組織模式,借助智能協同管控中心、制造執行系統MES、智能化鐵水調運系統等智能信息化平臺,減少了調度人員設置和管理層級,可以在理順生產管理流程的同時,保證訂單的精準交付。通過邀請營銷總公司、山鋼國貿現場交流等多種方式,搭建業務對接交流平臺,對產銷業務對接界面、產銷計劃編制流程、計劃編制人員配置培訓、產品銷售、原材料采購等問題建立了穩定的供、產、銷、研業務交流機制,實現了相關業務的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