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來,鋼材市場波動加劇,價格持續下跌,不銹鋼代表性品種價格比年初下跌14.8%,硅鋼下跌15%以上。面對新挑戰,太鋼集團著眼“三去一降一補”,以市場化改革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市場對產品質量的倒逼作用和對產品開發的牽引作用,嚴格按照價值和效益原則組織生產經營。在質量系統實施“產品工程師制度”,加強上下工序及各層級技術質量系統的協同;引入市場化質量考評機制,完善配套激勵政策;深化服務型營銷體制改革,敏銳發現市場,敏捷滿足用戶,積極發展戰略客戶,壯大終端客戶群。下功夫挖掘潛在需求,創造新需求,引領消費升級,全力提升營銷價值創造能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高新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提速,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和整體盈利水平持續提高。一季度,新產品開發量同比增長8.6%,為效益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撐。
針對地處內陸、物流成本高的天然“短板”,太鋼對標行業先進,加快推進以鋼鐵板塊為重點的“全面瘦身”計劃,著力補短板、降成本,大力提升勞動生產率。一方面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區域市場,完善國內外加工配送中心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千方百計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險代理公司的平臺功能,優化資金結構,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產融結合,做強做大產業鏈金融;開展綠色債券、永續債券、可轉換債券等的分析研究,啟動注冊相關工作;充分利用國家債轉股等政策,優化資產結構,2016年以來,太鋼資產負債率降低5個百分點。
進入2017年,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鋼材出口形勢持續惡化。面對嚴峻形勢,太鋼強化反傾銷預警機制建設,加強產品出口形勢的分析研判,創新營銷模式,調整產品結構,拓展鋼材延伸加工;同時,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國際化經營,加大海外優質客戶的開發力度,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開發。一季度,在全行業鋼材出口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太鋼不銹鋼出口同比增長65.3%。
在堅持做強做精鋼鐵主業的同時,太鋼把新材料作為新的增長極,依托自身科技創新優勢,搶抓國家和山西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機,加快推進高端碳纖維材料的產業化應用,千噸級高端碳纖維產業基地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已經啟動,年底將建成投運;納米晶超薄帶項目進入特種設備驗收、設備調試和功能考核階段;鎳基耐熱合金高技術產業化工程正在加緊推進,四季度將建成投產。本輪項目投運后,太鋼新興產業產值所占比重將提高5-8個百分點,整體結構進一步優化,競爭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