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和現代木結構建筑。裝配式建筑是把在工廠加工制作好的裝配式構件和部品,包括梁、柱、樓板、內外墻板、門窗、樓梯、連接節點、水暖電設備等運送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裝配連接方式建造而成的建筑就是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其特點就是“搭積木”式造房子,流水線上“生產”房子。
今年3月,住建部又連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辦法》《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三大文件,全面力推推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山東、河南、北京、天津、浙江、河北等各省都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做了詳細的規劃。《“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培育5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50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設3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科技創新基地,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
鑒于目前的成本差距,開發商對于裝配式住宅上的應用相對較少,而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政府來進行投資,且是政府示范工程,又易于標準化,所以裝配式體系將會首先在保障性住房上得到廣泛應用。根據“十三五”規劃提出的保障房覆蓋率及城鎮化率目標,并結合10年內達到30%的裝配式建筑目標,裝配式住宅建造成本取2000元/平方米,預計“十三五”期間裝配式保障性住房投資將超1200億元。
據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開工建設保障房700萬套,今年計劃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基本建成480萬套。同時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實施2018年到2020年3年棚改攻堅計劃,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葛昕分析預測,2017-2020年將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及棚改房2200萬套,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十三五”期間,裝配式建筑要達到新建建筑的20%以上,保障性安居住房采取裝配式搭建的要達到40%以上,由此計算,將有880萬套采取裝配式搭建,按照每套60㎡計算,將新開工5.28億㎡,裝配式住宅按照每平米消耗鋼筋53.4公斤計算,將拉動鋼材消費2820萬噸左右。
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了裝配式建筑專門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預計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可達2.8萬億元,未來工字鋼、槽鋼、角鋼、H型鋼等型鋼以及鋼板、鋼管,在裝配式建筑、鋼結構建筑上將大有用武之地。因此,鋼鐵企業應適應用戶不斷提升的鋼材質量要求,研發強度高、壽命長、耐腐蝕的鋼材產品和緊固件用鋼等。目前,我國已全面啟動了綠色建筑國家行動,綠色建筑將用“綠色”的建筑鋼材,因此就要求鋼廠提供環保、節能型建筑鋼材,“綠色”建筑鋼材將越來越受到裝配式建筑的青睞。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葛昕 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請查看蘭格鋼鐵研究頻道:http://www.lgmi.com/yan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