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礦資源稟賦差,產品礦生產成本高,因此,在目前低礦價下對礦山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礦業匯》將為大家從全國的四大地區分析國產鐵礦石的成本現狀:
華北地區
以我國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基地華北地區來說,該地區的鐵礦多為共伴生礦,超貧鐵礦多,采選難度大且成本比較高。
華北地區鐵礦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遷安和邯鄲、邢臺地區的武安、礦山村等地區以及內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鋼、包鋼、太鋼和邯鄲、宣化及陽泉等鋼鐵廠的原料基地。
遷灤礦區礦石為鞍山式貧磁鐵礦,含酸性脈石,S、P雜質少,礦石的可選性好。
邯邢礦區主要是赤鐵礦和磁鐵礦,礦石含鐵量在40%-55%之間,脈石中含有一定的堿性氧化物,部分礦石S高。
華北地區鐵礦石企業主要為大中型生產企業,并以國有企業居多,鐵精礦完全成本在400元/噸~600元/噸,高于進口礦。在進口礦的沖擊下,該地區的多數中小礦山已關停,大中型企業現金流十分緊張。
華東地區
而位置相對優越的華東地區則受進口礦的沖擊更為明顯。
華東地區鐵礦產區主要是自安徽省蕪湖至江蘇南京一帶的凹山,南山、姑山、桃沖、梅山、鳳凰山等礦山。此外還有山東的金嶺鎮等地也有相當豐富的鐵礦資源儲藏,是馬鞍山鋼鐵公司及其他一些鋼鐵企業原料供應基地。
以該地區的霍邱地區為例,其多為鏡鐵礦和磁鐵礦,又采取的是地下開采、充填采礦生產方式,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鐵精礦完全成本在500元/噸~900元/噸,加之周邊無消費用戶,運費高,目前僅有數家企業在生產,從業人員由以往的5萬人驟減到1萬人,使得周邊的相關產業受到嚴重沖擊,霍邱的整體經濟水平下跌。
東北地區
東北的鐵礦主要是鞍山礦區,它是目前我國儲量開采量最大的礦區,大型礦體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櫻桃園、東西鞍山、弓長嶺等)、本溪(南芬、歪頭山、通遠堡等),部分礦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話附近。鞍山礦區是鞍鋼、本鋼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礦區礦石的主要特點:除極少富礦外,約占儲量的98%為貧礦,含鐵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須經過選礦處理,精選后含鐵量可達60%以上。
礦石礦物以磁鐵礦和赤鐵礦為主,部分為假象赤鐵礦和半假象赤鐵礦。其結構致密堅硬,脈石分布均勻而致密,選礦比較困難,礦石的還原性較差。
脈石礦物絕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遠堡鐵礦為自溶性礦石,其堿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錳1.29-7.5%可代替錳礦使用。
礦石含S、P雜質很少,本溪南芬鐵礦含P很低,是冶煉優質生鐵的好原料。
東北地區的鐵礦山企業多為大型企業,以鋼鐵聯合企業礦山為主,產品質量好,自給率高,鐵精礦生產成本普遍在400元/噸,售價比唐山地區低,但目前除部分企業尚具有一定現金流仍在堅持生產外,中小礦多已關閉。
西北地區
即便是受進口礦沖擊很小的西北地區,因鐵精礦生產成本高,產品供大于求,下游鋼廠關停等原因,多數鐵礦山企業也紛紛關停。
國內鐵礦山企業生產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資源稟賦這個“先天性不足”原因外,還有企業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人工成本、入選品位等因素,更有稅費負擔重等問題。
《礦業匯》將為大家從全國的四大地區分析國產鐵礦石的成本現狀:
華北地區
以我國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基地華北地區來說,該地區的鐵礦多為共伴生礦,超貧鐵礦多,采選難度大且成本比較高。
華北地區鐵礦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遷安和邯鄲、邢臺地區的武安、礦山村等地區以及內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鋼、包鋼、太鋼和邯鄲、宣化及陽泉等鋼鐵廠的原料基地。
遷灤礦區礦石為鞍山式貧磁鐵礦,含酸性脈石,S、P雜質少,礦石的可選性好。
邯邢礦區主要是赤鐵礦和磁鐵礦,礦石含鐵量在40%-55%之間,脈石中含有一定的堿性氧化物,部分礦石S高。
華北地區鐵礦石企業主要為大中型生產企業,并以國有企業居多,鐵精礦完全成本在400元/噸~600元/噸,高于進口礦。在進口礦的沖擊下,該地區的多數中小礦山已關停,大中型企業現金流十分緊張。
華東地區
而位置相對優越的華東地區則受進口礦的沖擊更為明顯。
華東地區鐵礦產區主要是自安徽省蕪湖至江蘇南京一帶的凹山,南山、姑山、桃沖、梅山、鳳凰山等礦山。此外還有山東的金嶺鎮等地也有相當豐富的鐵礦資源儲藏,是馬鞍山鋼鐵公司及其他一些鋼鐵企業原料供應基地。
以該地區的霍邱地區為例,其多為鏡鐵礦和磁鐵礦,又采取的是地下開采、充填采礦生產方式,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鐵精礦完全成本在500元/噸~900元/噸,加之周邊無消費用戶,運費高,目前僅有數家企業在生產,從業人員由以往的5萬人驟減到1萬人,使得周邊的相關產業受到嚴重沖擊,霍邱的整體經濟水平下跌。
東北地區
東北的鐵礦主要是鞍山礦區,它是目前我國儲量開采量最大的礦區,大型礦體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櫻桃園、東西鞍山、弓長嶺等)、本溪(南芬、歪頭山、通遠堡等),部分礦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話附近。鞍山礦區是鞍鋼、本鋼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礦區礦石的主要特點:除極少富礦外,約占儲量的98%為貧礦,含鐵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須經過選礦處理,精選后含鐵量可達60%以上。
礦石礦物以磁鐵礦和赤鐵礦為主,部分為假象赤鐵礦和半假象赤鐵礦。其結構致密堅硬,脈石分布均勻而致密,選礦比較困難,礦石的還原性較差。
脈石礦物絕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遠堡鐵礦為自溶性礦石,其堿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錳1.29-7.5%可代替錳礦使用。
礦石含S、P雜質很少,本溪南芬鐵礦含P很低,是冶煉優質生鐵的好原料。
東北地區的鐵礦山企業多為大型企業,以鋼鐵聯合企業礦山為主,產品質量好,自給率高,鐵精礦生產成本普遍在400元/噸,售價比唐山地區低,但目前除部分企業尚具有一定現金流仍在堅持生產外,中小礦多已關閉。
西北地區
即便是受進口礦沖擊很小的西北地區,因鐵精礦生產成本高,產品供大于求,下游鋼廠關停等原因,多數鐵礦山企業也紛紛關停。
國內鐵礦山企業生產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資源稟賦這個“先天性不足”原因外,還有企業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人工成本、入選品位等因素,更有稅費負擔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