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近期港口煤價企穩回升,價格整體仍維持中高位
受益于行業供給側改革,各煤種16年全年均價相比較15年漲幅在20%左右。17年2季度以來部分煤價有所回落,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下滑至最低548元/噸(6月5日價格),不過近期煤價已有企穩回升跡象,6月6日,港動力煤價小幅回升至550元/噸;而煉焦煤和無煙煤相對年初雖也有小幅下降,但仍處于相對高位。綜合來看港口和產地價格,動力煤、煉焦煤和無煙煤目前價格較16年均價仍分別有約25%、60%和40%的漲幅;而目前動力煤和無煙塊煤價格處于13-14年平均水平,而煉焦煤和無煙末煤表現相對更好,處于12-13年平均水平。
盈利:17年以來大幅改善,目前煤價盈利有望恢復至12-13年水平
全行業:16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2.3萬億元,盈利1091億元,噸煤凈利約24元,銷售利潤率4.7%,盈利水平已經接近2014年。17年前4月收入8747億元,利潤總額988億元,噸煤凈利約67元,銷售利潤率11.0%,已全面超越13年同期。相比煤價,行業盈利回升和改善幅度更大。上市公司:17年1季度中信煤炭開采板塊的27家公司實現收入2011億元,扣非歸母凈利222億元,整體盈利水平已經和11年同期相當,其中,中國神華和露天煤煤業1季度盈利為歷史同期最高,兗州煤業、上海能源和盤江股份等公司盈利也基本超過13年同期。按照目前煤價各公司年盈利有望回升至12-13年水平。
股價:供給側改革以來股價仍多有回落,距12-13年市值差30%以上
歷史:歷史上看年度盈利的回升有助于股價上漲。11年以來由于煤炭行業景氣度下滑,行業大幅跑輸大盤,煤炭和上證指數漲幅分別為-57%和10%;16年以來煤炭行業開始供給側改革,煤炭指數上漲約2%,跑贏大盤14個百分點。但實際上,煤炭指數受漲幅較高的神華影響較大(神華16年以來上漲51%),除神華外其他公司平均仍有12%的下跌。其中西煤、陜煤、兗煤、冀中、潞安等龍頭公司較供給側改革前也僅有平均約15%的上漲。相比12-13年:而相比歷史相似盈利的12-13年,絕大多數公司目前市值仍低于12-13年市值均值30%以上,相差幅度較大的包括蘭花科創(60%)、陽泉煤業(54%)、山煤國際(54%)、盤江股份(53%)和潞安環能(51%)。
估值:行業PB僅1.3倍,部分優質公司僅1倍,年化PE也僅10倍
PB:目前行業整體法平均和中位數的PB分別為1.3倍和1.4倍,僅略高于石油石化和銀行業。而此前行業較低PB分別為14年和06年,平均PB分別為1.1倍和2.0倍,部分龍頭公司如兗煤、冀中、潞安、陽煤PB均降至為1倍左右,而上海能源、蘭花和中煤已降至1倍以下。PE:按照目前港口煤價550元/噸水平,多數公司的PE處于10-15倍水平,相比歷史仍明顯低估。
觀點:煤價后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盈利繼續改善,板塊估值或提升近期煤炭市場總體仍維持弱勢,但好的方面體現在:(1)動力煤局部煤價有上漲跡象:近期港口及局部產地價格價格均有零星上漲,體現價格有止跌跡象;(2)需求增速仍較高:5月及6月至今六大電廠煤炭日耗同比分別增長11%和13%,雖然較前期有所下降但仍維持穩健增長;(3)目前庫存水平低于往年:目前秦港存煤已基本穩定在580萬噸上下,而電廠存煤目前約20天,也低于往年24天左右水平;(4)環保因素有所減弱:上周末國家環保督察組從山西撤出,預計煤鋼焦開工率也有望提升,支撐煉焦煤需求。總體來看,預計動力煤價格有望逐步止跌,而焦煤壓力小于前期。近期由于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煤炭板塊表現一般,特別是某些焦煤龍頭公司調整明顯,預計隨著6月中下旬煤價止跌企穩,板塊的悲觀情況有望得到緩解,目前行業各公司估值普遍不高,龍頭公司價值顯現。公司方面,我們看好低估值龍頭,包括動力煤公司兗州煤業,陜西煤業、及部分央企龍頭,煉焦煤公司西山煤電、潞安環能以及盤江股份等,同時建議關注煤層氣及供應鏈管理低估值公司藍焰控股(煤氣化)、易見股份和瑞茂通。
受益于行業供給側改革,各煤種16年全年均價相比較15年漲幅在20%左右。17年2季度以來部分煤價有所回落,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下滑至最低548元/噸(6月5日價格),不過近期煤價已有企穩回升跡象,6月6日,港動力煤價小幅回升至550元/噸;而煉焦煤和無煙煤相對年初雖也有小幅下降,但仍處于相對高位。綜合來看港口和產地價格,動力煤、煉焦煤和無煙煤目前價格較16年均價仍分別有約25%、60%和40%的漲幅;而目前動力煤和無煙塊煤價格處于13-14年平均水平,而煉焦煤和無煙末煤表現相對更好,處于12-13年平均水平。
盈利:17年以來大幅改善,目前煤價盈利有望恢復至12-13年水平
全行業:16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2.3萬億元,盈利1091億元,噸煤凈利約24元,銷售利潤率4.7%,盈利水平已經接近2014年。17年前4月收入8747億元,利潤總額988億元,噸煤凈利約67元,銷售利潤率11.0%,已全面超越13年同期。相比煤價,行業盈利回升和改善幅度更大。上市公司:17年1季度中信煤炭開采板塊的27家公司實現收入2011億元,扣非歸母凈利222億元,整體盈利水平已經和11年同期相當,其中,中國神華和露天煤煤業1季度盈利為歷史同期最高,兗州煤業、上海能源和盤江股份等公司盈利也基本超過13年同期。按照目前煤價各公司年盈利有望回升至12-13年水平。
股價:供給側改革以來股價仍多有回落,距12-13年市值差30%以上
歷史:歷史上看年度盈利的回升有助于股價上漲。11年以來由于煤炭行業景氣度下滑,行業大幅跑輸大盤,煤炭和上證指數漲幅分別為-57%和10%;16年以來煤炭行業開始供給側改革,煤炭指數上漲約2%,跑贏大盤14個百分點。但實際上,煤炭指數受漲幅較高的神華影響較大(神華16年以來上漲51%),除神華外其他公司平均仍有12%的下跌。其中西煤、陜煤、兗煤、冀中、潞安等龍頭公司較供給側改革前也僅有平均約15%的上漲。相比12-13年:而相比歷史相似盈利的12-13年,絕大多數公司目前市值仍低于12-13年市值均值30%以上,相差幅度較大的包括蘭花科創(60%)、陽泉煤業(54%)、山煤國際(54%)、盤江股份(53%)和潞安環能(51%)。
估值:行業PB僅1.3倍,部分優質公司僅1倍,年化PE也僅10倍
PB:目前行業整體法平均和中位數的PB分別為1.3倍和1.4倍,僅略高于石油石化和銀行業。而此前行業較低PB分別為14年和06年,平均PB分別為1.1倍和2.0倍,部分龍頭公司如兗煤、冀中、潞安、陽煤PB均降至為1倍左右,而上海能源、蘭花和中煤已降至1倍以下。PE:按照目前港口煤價550元/噸水平,多數公司的PE處于10-15倍水平,相比歷史仍明顯低估。
觀點:煤價后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盈利繼續改善,板塊估值或提升近期煤炭市場總體仍維持弱勢,但好的方面體現在:(1)動力煤局部煤價有上漲跡象:近期港口及局部產地價格價格均有零星上漲,體現價格有止跌跡象;(2)需求增速仍較高:5月及6月至今六大電廠煤炭日耗同比分別增長11%和13%,雖然較前期有所下降但仍維持穩健增長;(3)目前庫存水平低于往年:目前秦港存煤已基本穩定在580萬噸上下,而電廠存煤目前約20天,也低于往年24天左右水平;(4)環保因素有所減弱:上周末國家環保督察組從山西撤出,預計煤鋼焦開工率也有望提升,支撐煉焦煤需求。總體來看,預計動力煤價格有望逐步止跌,而焦煤壓力小于前期。近期由于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煤炭板塊表現一般,特別是某些焦煤龍頭公司調整明顯,預計隨著6月中下旬煤價止跌企穩,板塊的悲觀情況有望得到緩解,目前行業各公司估值普遍不高,龍頭公司價值顯現。公司方面,我們看好低估值龍頭,包括動力煤公司兗州煤業,陜西煤業、及部分央企龍頭,煉焦煤公司西山煤電、潞安環能以及盤江股份等,同時建議關注煤層氣及供應鏈管理低估值公司藍焰控股(煤氣化)、易見股份和瑞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