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召開的河北省兩會多份報告顯示,當地調低了2014年全省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其預期目標甚至低于2013年確定的今后五年年均增長目標。在鋼鐵等高耗能產業受限背景下,當地將通過承接現代服務業轉移和新型產業嘗試經濟轉型。
雖然增速較預期略有下調,但當日的兩會上各方也釋放出積極信號。比如2014年河北財政預算草案提到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進一步釋放的改革紅利,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批在冀央企大項目投產見效,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等。
當地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安排1491.6355億元,比去年降低14.2%。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21億,降低10.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6.7005億元,降低19.4%。但是在這一關系政府投融資空間的支出項目上仍然維持增長。
《關于河北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河北省初步預測全省生產總值達28300億元、增長8.5%左右,基本完成9%左右的預期目標;全部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均低于預期目標。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兩會上介紹,確定生產總值增長8%的目標,不再設置全部財政收入指標,就是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實實在在、合理增長的速度。
調低經濟增速目標
201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稱,預計2013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28300億元、增長8.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93.5億元、增長1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30億元、增長1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50億元、增長13%。全省實際利用外資66.5億美元、增長10%,進出口總值546億美元、增長8%。
而一年前201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3年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全部財政收入增長1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出口總值增長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左右。
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首次未完成預定年度目標。全省生產總值、全部財政收入、固定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均未完成年度預定目標。
“河北的發展已經進入經濟增長的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疊加的特殊階段,面臨的困難和矛盾更加突出,特別是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營改增試點的擴圍,將給財政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影響。在此背景下,河北省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調低了經濟發展預期增速目標。”2014年財政預算草案如是稱。
2014年河北進一步調低了增速目標: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河北沒有完成GDP需要辯證地看,這不是壞事,表明現在不以GDP論英雄,同時也考慮到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生態環保等。”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未達預期目標主因是中央政府強烈要求和河北省轉型升級的需要兩者結合一起。
易鵬說,河北省重化工業尤其是鋼鐵產業、水泥等產業產能受到壓縮,河北的經濟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體,服務業被京津吸納了,所以在壓減過剩產能過程中,影響了工業增加值,必然會影響到GDP。
產業轉型命題
河北將以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大氣污染治理為抓手倒逼過剩產能退出。
據了解,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已經中咨公司評估,待報國務院批準后組織實施,組織涉鋼各市編制鋼鐵產業減量調整及整合重組實施方案,水泥、平板玻璃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即將出臺。
戰略性新興產業則將得到推動,兩會上河北省政府提到要扶持節能環保、光伏產業發展,加快衛星導航產業化,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動力電池產業化建設。
2014年,全省公共財政支出草案中,節能環保安排69.6377億元,比上年增長36.1%。
省級財政安排上也有對重點項目有傾斜。比如安排重點項目資本金投入24.5億元,用于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鐵路建設、石家莊軌道交通建設等。用于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轉型升級25.3億元,促進重點產業發展28.3億元,支持沿海、環首都等重點區域發展42億元。
河北省兩會報告提到要培育環京津地區新增長極,要把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建設作為突破口,爭取一批交通項目與新機場同步開工;啟動臨空經濟區核心區建設,并與北京共同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主動承接北京高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物流園區,專業批發市場轉移,鼓勵在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養老醫療機構在河北建立分支機構。
做強做大縣域經濟也是重點,安排省財政激勵性轉移支付15億元,重點支出縣域經濟發展。撥付省以上資金4.1億元,啟動37個縣城建設投融資創新試點。
易鵬建議,2014年河北發展的新方向應是,呼應中央,推進京津冀一體化,加強河北、北京、天津基礎公共設施尤其是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從而使北京一些現代服務業轉移到河北。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說,河北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期,河北可以利用環京津地區的科技教育優勢,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河北在醫藥產業方面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礎,可以大力發展醫療器械行業,醫藥、健康服務業,京津地區的老齡化日益加劇,市場空間還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