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攀鋼釩煉鐵廠1號高爐經過預休風、休風操作,安全快速停爐,結束了第四代爐役,以14年9個月的爐齡,創國內同類型高爐冶煉最長紀錄。
一般高爐設計的一代爐齡為10年左右,超過此期限就要進行新建或者大修,進入到第二代爐齡階段。無論是新建還是大修,耗資成本巨大。圍繞延長高爐的使用壽命,攀鋼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先后利用高爐大修的有利時機,對1號高爐爐型進行改進,使燃燒帶遠離爐墻,減小爐墻熱負荷,以利于爐腰渣皮的形成,增強對爐墻的保護;增加風口數量,不斷改善爐缸工作條件,促進爐缸工作更加均勻,不但有利于高爐順行,而且還有利于延長高爐壽命。
為確保爐齡末期的安全生產,該公司定期清冼冷卻設備,更換銹蝕的進、排水管;改進無料鐘爐頂設備控制系統,發揮無料鐘爐頂布料靈活的優勢,摸索高爐上下部較為適宜的調劑規律,開辟了穩產高產的新路子,使高爐爐齡逐代提高。
據統計,煉鐵廠1號高爐第一代爐齡為8年,期間累計產鐵230萬噸,單位容積產鐵0.23萬噸。第四代爐齡最長,達到了14年9個月,累計產鐵達1533余萬噸,單位容積產鐵達到1.278萬噸,相當于通過延長高爐使用壽命和提高冶煉強度等手段,實現了多座高爐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