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年初,無錫一洲集團董事長李國清跑路事件被曝跑路后,長三角地區鋼貿企業老板跑路事件頻發,2013年該現象達到頂峰。為此,鋼貿行業與銀行之間的信用危機愈演愈烈,最終以銀行不再接收鋼貿商的信貸等業務“收官”。而鋼鐵企業在行業轉型之初的困難時期亦受之牽連——銀行收緊鋼鐵企業信貸。
2013年,鋼鐵行業在全方位的應對淘汰落后產能、化解產能過剩,以及之后因霧霾延生的年度“最動真格的抗霾行動”,讓其無暇顧及和處理于銀行之間的信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在風聲尚緊,“事件”未演完的時候去硬碰硬,更不用說馬上“和談”,卻是真正的飽受到與其友好關系破裂之后的苦楚,而這種苦楚將延續到2014年?
是的,已經顯現其“后患”了。
在往年的“冬儲”行情已逝去后,唯有一絲希望的“翹尾”行情到目前依然還未出現。據監測到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3日,新年的第三周開篇,國內重點城市12mmHRB400螺紋鋼均價3491元/噸,跌8元;12mmHRB335螺紋鋼均價3564元/噸,跌4元;8.0mmHPB300高線均價3469元/噸,跌4元;8mm中板均價3793元/噸,跌1元;4.75mm熱卷均價3500元,持平;1.0mm冷軋卷板均價4337元,跌1元。現貨市場鋼價依然偏弱勢,盡管穩的居多,個別出現上漲,但是拉漲動力不足,市場悲觀情緒仍繞擾。
不過,就日前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透露的消息來看,目前工信部正在“重新建立銀行業和鋼鐵業,特別是鋼鐵流通業的合作,重新建立這個信心,(我們的)工作是要推動鋼鐵業和銀行業重新建立互信。”鋼鐵行業在今年與銀行之間的緊張關系將有緩和,有利于推動行業改革轉型的同時,將對預期低迷的市場價格起“調味劑”的作用。
就像董寶青說的那樣,鋼鐵行業確實是一個太大的行業,這個行業離開了產業金融支持根本就玩不轉。沒有金融做強有力的后盾,周轉運行得“潤滑劑”,鋼鐵行業改革、轉型可能因資金枯竭走進周期性“死胡同”,真的成為一個沒落的“貴族”,難以浴火重生。
之前,銀監會出臺政策將規范影子銀行的業務氛圍,以為鋼鐵行業融資又斷了一條臂,筆者著實為鋼貿商們擔心了一把。現在看來,是我多心了。2014年的央行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除了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金融市場深化發展,另外有提出將加強金融風險監測、排查和監管協調,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1月6日,銀監會、發改委等八部委已經聯合下發了《關于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于今年8月底前,對轄內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集中清理規范。這些成為了鋼鐵行業和銀行信用加固的前提,并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為當初頻出的“跑路”事件雙方都有責任,各有私心。
由此來看,今年雖然沒有重大的利好政策,但是靈活多變、調和各行業發展的措施會比較多,改革進入全面深化階段初期調整的較多,2014年鋼鐵行業的情況依然是多變的,鋼材市場行情或許有意想不到的趨勢。筆者認為這種多變是為了適應長期的向上發展而調整的。故,市場心態不要太過,操作保持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