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經營依然正在延續今年以來的利潤增長趨勢。
11月21日,財政部公布1~10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利潤增幅高于收入9.2個百分點。國企利潤總額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很多領域企業利潤情況向好,目前國企利潤進入增長期,但是不能只看眼前,未來國企改革重點還應聚焦去杠桿。
煤炭鋼鐵等行業利潤大增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19976億元,同比增長15.4%。與營收增長同步的是,在此期間,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5484億元,同比增長17.8%;地方國有企業8374.6億元,同比增長39.4%,均延續了今年以來的增長態勢。
對比前兩年同期數據,國有企業利潤增長趨勢體現得更為明顯。2016年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9196.5億元,同比增長0.4%。2015年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8806.6億元,同比下降9.8%。
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長還體現在與其他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對比之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7.6%,遠遠高于其他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利潤增幅。
此外,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利潤增速逐季提升,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6.4%、17.3%、18.4%,這也是近年來中央企業經營狀況最好的一段時期。
從國企的主要行業盈利情況來看,1~10月,有色、鋼鐵、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大;電力等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大。此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倍。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市場與投資研究室副主任江飛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企盈利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由于去產能等因素,去年底以來,鋼鐵煤炭等領域盈利情況好,國企利潤增長較快。
國企可用留存收益降杠桿
國企的杠桿率一直以來備受關注。隨著國企經營狀況的改善,外界普遍認為國企去杠桿有望加快。
數據顯示,10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5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負債總額9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6%;所有者權益合計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分析,從宏觀層面看,一個合理的推論是,2016年以來制造業國企隨著現金流改善開始償還或核銷一些債務。盈利大幅改善為降低國企債務提供了條件,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杠桿的政策方向則促使國企將留存收益用于降杠桿。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也指出,國企的財務狀況從去年就開始改善,改善幅度很大。今年國企的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比如說現在國企的去杠桿問題就明確地指出要解決掉一些僵尸企業,那就是說有些企業該關就得關。當然在關的過程中要解決好就業問題,解決相關的社會問題。
此前,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債務風險管理,各企業要從加強高負債企業管控、嚴防債券兌付風險、加快資金融通、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著力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大力處置“僵尸企業”、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作用等七個方面認真抓好落實。
11月21日,財政部公布1~10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利潤增幅高于收入9.2個百分點。國企利潤總額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很多領域企業利潤情況向好,目前國企利潤進入增長期,但是不能只看眼前,未來國企改革重點還應聚焦去杠桿。
煤炭鋼鐵等行業利潤大增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19976億元,同比增長15.4%。與營收增長同步的是,在此期間,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5484億元,同比增長17.8%;地方國有企業8374.6億元,同比增長39.4%,均延續了今年以來的增長態勢。
對比前兩年同期數據,國有企業利潤增長趨勢體現得更為明顯。2016年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9196.5億元,同比增長0.4%。2015年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8806.6億元,同比下降9.8%。
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長還體現在與其他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對比之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7.6%,遠遠高于其他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利潤增幅。
此外,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利潤增速逐季提升,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6.4%、17.3%、18.4%,這也是近年來中央企業經營狀況最好的一段時期。
從國企的主要行業盈利情況來看,1~10月,有色、鋼鐵、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大;電力等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大。此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倍。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市場與投資研究室副主任江飛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企盈利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由于去產能等因素,去年底以來,鋼鐵煤炭等領域盈利情況好,國企利潤增長較快。
國企可用留存收益降杠桿
國企的杠桿率一直以來備受關注。隨著國企經營狀況的改善,外界普遍認為國企去杠桿有望加快。
數據顯示,10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5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負債總額9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6%;所有者權益合計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分析,從宏觀層面看,一個合理的推論是,2016年以來制造業國企隨著現金流改善開始償還或核銷一些債務。盈利大幅改善為降低國企債務提供了條件,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杠桿的政策方向則促使國企將留存收益用于降杠桿。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也指出,國企的財務狀況從去年就開始改善,改善幅度很大。今年國企的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比如說現在國企的去杠桿問題就明確地指出要解決掉一些僵尸企業,那就是說有些企業該關就得關。當然在關的過程中要解決好就業問題,解決相關的社會問題。
此前,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債務風險管理,各企業要從加強高負債企業管控、嚴防債券兌付風險、加快資金融通、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著力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大力處置“僵尸企業”、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作用等七個方面認真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