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認為,從根本上取締“地條鋼”,需要態度明確,保持強力嚴管態勢,要抓住防范關鍵點,調動社會力量,同時要化解過剩產能,讓其沒有存活空間。可以相信,只要各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打出這樣的“組合拳”,取締“地條鋼”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據新華社報道,經過近一年集中整治,我國全面取締“地條鋼”取得明顯進展,鋼材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地條鋼”生產工藝簡單、隱蔽性強、利潤空間大,一些地區出現了“地條鋼”生產頂風作案新趨勢。(12月8日新華網)
清理整頓“地條鋼”是黨中央、國務院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要求各地在2017年6月底之前徹底清除“地條鋼”,尤其是嚴防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誰料如今取締時限已過,仍有地區企業違反禁令,頂風新上“地條鋼”。在“市場有需求,中間有利潤,進入門檻低”的現實情況下,一噸“地條鋼”純利潤超過1500元,有些黑加工地點一天甚至能賺十萬元。其實,這并非記者的新發現,此前,國務院督查組在查處此類問題時也發現,各地頂風作案現象屢禁不絕,可見現實并不樂觀,不免再次給我們提出了新課題。
自從舉措開始實施以來,國家持續高壓治理,針對在“地條鋼”加工過程中的失職失察問題,各地查處問責也毫不手軟,但“地條鋼”生產仍有死灰復燃態勢。這說明現行的“打擊”“查處”仍缺乏有效力度,也說明處置手段單一,存在一定盲點和疏漏。
從新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新上“地條鋼”的巨大利益誘惑、低門檻的生產工藝、極其隱蔽的生產環境,是一些企業頂風“作案”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從根本上取締“地條鋼”,還需創新思維,對癥下藥,各個擊破,打出相應的“組合拳”。
首先要態度明確,繼續保持強力嚴管態勢,實施包保和包片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責任逐層落實到具體干部和責任人,堅決排查打擊取締“地條鋼”。其次,要抓住防范關鍵點,通過有獎舉報等方式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合力防范,使“地條鋼”生產成為過街老鼠,無所遁形。再次,要化解過剩產能,抓住高耗電這一關鍵點,完善企業用電量監測預警機制。據了解,“地條鋼”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否則無法進行生產加工。因此,可嚴密防控一些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對這一類為“地條鋼”等落后產能生產者供電的企業,按照上限處罰并頂格處理,從“地條鋼”生產源頭加以遏制。最后,對“生米已做成熟飯”的“地條鋼”,該沒收的沒收,該罰款的罰款,讓其“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有任何可以存活的空間。可以相信,只要各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打出這樣的“組合拳”,取締“地條鋼”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據新華社報道,經過近一年集中整治,我國全面取締“地條鋼”取得明顯進展,鋼材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地條鋼”生產工藝簡單、隱蔽性強、利潤空間大,一些地區出現了“地條鋼”生產頂風作案新趨勢。(12月8日新華網)
清理整頓“地條鋼”是黨中央、國務院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要求各地在2017年6月底之前徹底清除“地條鋼”,尤其是嚴防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誰料如今取締時限已過,仍有地區企業違反禁令,頂風新上“地條鋼”。在“市場有需求,中間有利潤,進入門檻低”的現實情況下,一噸“地條鋼”純利潤超過1500元,有些黑加工地點一天甚至能賺十萬元。其實,這并非記者的新發現,此前,國務院督查組在查處此類問題時也發現,各地頂風作案現象屢禁不絕,可見現實并不樂觀,不免再次給我們提出了新課題。
自從舉措開始實施以來,國家持續高壓治理,針對在“地條鋼”加工過程中的失職失察問題,各地查處問責也毫不手軟,但“地條鋼”生產仍有死灰復燃態勢。這說明現行的“打擊”“查處”仍缺乏有效力度,也說明處置手段單一,存在一定盲點和疏漏。
從新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新上“地條鋼”的巨大利益誘惑、低門檻的生產工藝、極其隱蔽的生產環境,是一些企業頂風“作案”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從根本上取締“地條鋼”,還需創新思維,對癥下藥,各個擊破,打出相應的“組合拳”。
首先要態度明確,繼續保持強力嚴管態勢,實施包保和包片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責任逐層落實到具體干部和責任人,堅決排查打擊取締“地條鋼”。其次,要抓住防范關鍵點,通過有獎舉報等方式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合力防范,使“地條鋼”生產成為過街老鼠,無所遁形。再次,要化解過剩產能,抓住高耗電這一關鍵點,完善企業用電量監測預警機制。據了解,“地條鋼”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否則無法進行生產加工。因此,可嚴密防控一些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對這一類為“地條鋼”等落后產能生產者供電的企業,按照上限處罰并頂格處理,從“地條鋼”生產源頭加以遏制。最后,對“生米已做成熟飯”的“地條鋼”,該沒收的沒收,該罰款的罰款,讓其“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有任何可以存活的空間。可以相信,只要各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打出這樣的“組合拳”,取締“地條鋼”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