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進口煤炭2670萬噸,同比增加461萬噸,增長20.87%;環比增加579.4萬噸,增長27.71%。2018年1-3月份,全國共進口煤炭7541萬噸,同比增長16.6%。
為遏制一路下滑的市場煤價走勢,守住國內煤炭行業的利潤,中國政府決定再次啟用進口煤限制政策。這是中國自去年首次實施進口煤限制措施以來的第二次啟動。
據了解,4月13日-16日,廈門港、珠海高欄港、廣西防城港、廣東新沙港均收到通知,或要求延長通關時間、外地用戶不受理、勸退貨物到港、加大抽檢力度等,甚至暫停進口煤船靠卸。以上均為一類口岸的進口限制措施。
易煤資訊研究院總監張飛龍認為,目前進口煤限制的具體量級尚未明確,但沿海電廠的進口量將減少是毋庸置疑的。進口煤遭到限制之后,市場煤需求將會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他強調,進口煤限制措施并不足以直接扭轉煤炭下行的趨勢,但可能會帶來一些市場預期的改觀。
海通證券煤炭研究所分析指出,煤價下跌疊加進口限制,預計4-5月進口量增速將下降。回顧2017年7月的進口煤限制政策,確實也在當月起了效果,同時也帶來了煤價的好轉,但那也剛好疊加了旺季因素,貿易商在熟悉限制標準后,進口量也從7月的1900萬噸增加到9月2700萬噸。另外,進口限制后國內產量增速可能又會釋放,煤價整體趨勢仍然是弱勢。
分國別看3中國進口煤炭排在前五位的進口國為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及菲律賓。上述五國共出口中國煤炭合計2624萬噸,占中國全部進口煤炭的98.3%。
澳大利亞3月份向中國出口煤炭643萬噸,較2月份上升12.0%,較去年同期降3.5%。其中動力煤506萬噸,煉焦煤134萬噸。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2012萬噸,其中動力煤1390萬噸,煉焦煤565萬噸。
澳大利亞格拉斯通港口公司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從格拉斯通港進口煤炭65.65萬噸,較2月份進口量下降25%,較去年同期大降52%。
4月3日,由于熱帶氣旋艾瑞斯臨近,達爾林普爾灣碼頭關閉,碼頭外等待的煤船從正常水平18-20艘增加至30艘。熱帶氣旋艾瑞斯襲擊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后,該州煤炭出口港正逐漸恢復正常,不過,相比3月份四大港口出口量反彈,預計4月份出口量將偏低。
印尼方面看,印尼能源部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印尼煤炭出口量為507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5573萬噸下降8.9%。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
據悉,印尼將推遲煤炭和粗橄欖油船運新規至2020年,該規定要求煤炭和橄欖油出口商只能使用印有印尼國旗的船只,以發展當地航運資源并節約外匯儲備。印尼政府將船運新規推遲2年執行的決定,使煤炭、橄欖油和船運行業松了一口氣。
印度尼西亞3月出口中國煤炭1344萬噸,環比增24.5%,同比增59.5%。其中褐煤863萬噸、動力煤477萬噸;1-3月份合計出口中國煤炭3861萬噸,其中褐煤2502萬噸,動力煤1350萬噸。
印尼能源礦產部發布4月份動力煤參考價(HBA)為94.75美元/噸,環比3月份價格101.86美元/噸下降7.11美元或6.98%,較去年同期的82.51美元/噸上漲12.24美元或14.83%。
蒙古方面,3月份出口中國煤炭310萬噸,環比增140.2%,同比增0.3%,其中動力煤78萬噸,煉焦煤226萬噸。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632萬噸,其中動力煤144萬噸,煉焦煤470萬噸。
在4月13日由中國煤炭資源網主辦的“2018年(第八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會議上,來自蒙古礦產資源與石油管理部煤炭研究部高級煤炭市場與投資分析師ULAANKHUUBatsaikhan表示,蒙古去年煤炭產量和出口量比2016年分別增長了140.1%和129.4%。所有的煉焦精煤和煉焦原煤全部出口中國。
他介紹說,根據蒙古礦產資源與石油管理局預測,2018年,69家煤企將合計生產5956萬噸煤炭,其中28家煤企計劃出口原煤及精煤3230萬噸。
俄羅斯方面,近年來,在中國官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中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作為世界能源消耗大國的中國與世界資源大國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進出口貿易也在兩國間的經貿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
3月份出口中國煤炭274萬噸,環比增39.2%,同比增6.3%。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735萬噸,同比上漲12.5%。
俄羅斯聯邦能源部發布數據顯示,1-3月份,俄羅斯煤炭出口量為4442.0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330.95萬噸增長2.56%。3月份,俄羅斯煤炭出口量為1563.7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520.75萬噸增加2.83%,較2月份的1414.21萬噸增長10.57%。
分煤種看3月份中國進口煤炭最大量的煤種為動力煤,占全部進口煤炭的46.9%;排在第二位的為褐煤,占比為35.2%。其次為煉焦煤,占比為15.1%。
動力煤方面,3月份動力煤進口量為1252萬噸,環比增31.9%。3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最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進口量為506萬噸,環比增21.03%,同比增57.93%;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尼西亞,3月份出口中國動力煤477萬噸,環比增28.59%,同比增86.96%。
煉焦煤方面,3月中國進口煉焦煤402萬噸,同比降37.5%,環比增38.1%。其中3月份中國從蒙古進口煉焦煤226萬噸,成為進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環比增132.45%,同比降5.7%;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3月份,中國從該國進口煉焦煤134萬噸,環比降8.66%,同比降58.68%。上述兩個國家3月份合計進口煉焦煤360萬噸,占全部進口煉焦煤量89.6%。
褐煤方面,印尼褐煤占中國全部進口褐煤的92%。3月份,印尼出口中國褐煤863萬噸,環比增21.91%,同比增46.82%。
分省份看:3月份進口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為廣東、福建、廣西、江蘇及內蒙古。上述五省共進口煤炭合計1949萬噸,環比增41.4%,同比增39.2%,上述五省進口煤炭總量占中國全部進口煤炭的73.0%。
為遏制一路下滑的市場煤價走勢,守住國內煤炭行業的利潤,中國政府決定再次啟用進口煤限制政策。這是中國自去年首次實施進口煤限制措施以來的第二次啟動。
據了解,4月13日-16日,廈門港、珠海高欄港、廣西防城港、廣東新沙港均收到通知,或要求延長通關時間、外地用戶不受理、勸退貨物到港、加大抽檢力度等,甚至暫停進口煤船靠卸。以上均為一類口岸的進口限制措施。
易煤資訊研究院總監張飛龍認為,目前進口煤限制的具體量級尚未明確,但沿海電廠的進口量將減少是毋庸置疑的。進口煤遭到限制之后,市場煤需求將會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他強調,進口煤限制措施并不足以直接扭轉煤炭下行的趨勢,但可能會帶來一些市場預期的改觀。
海通證券煤炭研究所分析指出,煤價下跌疊加進口限制,預計4-5月進口量增速將下降。回顧2017年7月的進口煤限制政策,確實也在當月起了效果,同時也帶來了煤價的好轉,但那也剛好疊加了旺季因素,貿易商在熟悉限制標準后,進口量也從7月的1900萬噸增加到9月2700萬噸。另外,進口限制后國內產量增速可能又會釋放,煤價整體趨勢仍然是弱勢。
分國別看3中國進口煤炭排在前五位的進口國為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及菲律賓。上述五國共出口中國煤炭合計2624萬噸,占中國全部進口煤炭的98.3%。
澳大利亞3月份向中國出口煤炭643萬噸,較2月份上升12.0%,較去年同期降3.5%。其中動力煤506萬噸,煉焦煤134萬噸。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2012萬噸,其中動力煤1390萬噸,煉焦煤565萬噸。
澳大利亞格拉斯通港口公司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從格拉斯通港進口煤炭65.65萬噸,較2月份進口量下降25%,較去年同期大降52%。
4月3日,由于熱帶氣旋艾瑞斯臨近,達爾林普爾灣碼頭關閉,碼頭外等待的煤船從正常水平18-20艘增加至30艘。熱帶氣旋艾瑞斯襲擊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后,該州煤炭出口港正逐漸恢復正常,不過,相比3月份四大港口出口量反彈,預計4月份出口量將偏低。
印尼方面看,印尼能源部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印尼煤炭出口量為507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5573萬噸下降8.9%。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
據悉,印尼將推遲煤炭和粗橄欖油船運新規至2020年,該規定要求煤炭和橄欖油出口商只能使用印有印尼國旗的船只,以發展當地航運資源并節約外匯儲備。印尼政府將船運新規推遲2年執行的決定,使煤炭、橄欖油和船運行業松了一口氣。
印度尼西亞3月出口中國煤炭1344萬噸,環比增24.5%,同比增59.5%。其中褐煤863萬噸、動力煤477萬噸;1-3月份合計出口中國煤炭3861萬噸,其中褐煤2502萬噸,動力煤1350萬噸。
印尼能源礦產部發布4月份動力煤參考價(HBA)為94.75美元/噸,環比3月份價格101.86美元/噸下降7.11美元或6.98%,較去年同期的82.51美元/噸上漲12.24美元或14.83%。
蒙古方面,3月份出口中國煤炭310萬噸,環比增140.2%,同比增0.3%,其中動力煤78萬噸,煉焦煤226萬噸。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632萬噸,其中動力煤144萬噸,煉焦煤470萬噸。
在4月13日由中國煤炭資源網主辦的“2018年(第八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會議上,來自蒙古礦產資源與石油管理部煤炭研究部高級煤炭市場與投資分析師ULAANKHUUBatsaikhan表示,蒙古去年煤炭產量和出口量比2016年分別增長了140.1%和129.4%。所有的煉焦精煤和煉焦原煤全部出口中國。
他介紹說,根據蒙古礦產資源與石油管理局預測,2018年,69家煤企將合計生產5956萬噸煤炭,其中28家煤企計劃出口原煤及精煤3230萬噸。
俄羅斯方面,近年來,在中國官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中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作為世界能源消耗大國的中國與世界資源大國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進出口貿易也在兩國間的經貿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
3月份出口中國煤炭274萬噸,環比增39.2%,同比增6.3%。1-3月份累計出口中國煤炭735萬噸,同比上漲12.5%。
俄羅斯聯邦能源部發布數據顯示,1-3月份,俄羅斯煤炭出口量為4442.0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330.95萬噸增長2.56%。3月份,俄羅斯煤炭出口量為1563.7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520.75萬噸增加2.83%,較2月份的1414.21萬噸增長10.57%。
分煤種看3月份中國進口煤炭最大量的煤種為動力煤,占全部進口煤炭的46.9%;排在第二位的為褐煤,占比為35.2%。其次為煉焦煤,占比為15.1%。
動力煤方面,3月份動力煤進口量為1252萬噸,環比增31.9%。3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最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進口量為506萬噸,環比增21.03%,同比增57.93%;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尼西亞,3月份出口中國動力煤477萬噸,環比增28.59%,同比增86.96%。
煉焦煤方面,3月中國進口煉焦煤402萬噸,同比降37.5%,環比增38.1%。其中3月份中國從蒙古進口煉焦煤226萬噸,成為進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環比增132.45%,同比降5.7%;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3月份,中國從該國進口煉焦煤134萬噸,環比降8.66%,同比降58.68%。上述兩個國家3月份合計進口煉焦煤360萬噸,占全部進口煉焦煤量89.6%。
褐煤方面,印尼褐煤占中國全部進口褐煤的92%。3月份,印尼出口中國褐煤863萬噸,環比增21.91%,同比增46.82%。
分省份看:3月份進口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為廣東、福建、廣西、江蘇及內蒙古。上述五省共進口煤炭合計1949萬噸,環比增41.4%,同比增39.2%,上述五省進口煤炭總量占中國全部進口煤炭的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