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集團產業聚焦改革,是現實形勢的倒逼,更是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原有多元產業生存的需要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
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是武鋼集團落實中國寶武“一基五元”戰略作出的重大部署。公司對現有業務在中國寶武范圍內重新審視,從戰略一致性、比較優勢、原有產業基礎和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將自身重塑為培育和打造新城市新工業服務的專業化產業經營公司。
聚焦新城市新工業服務,如何盤活用好公司原本分散的業務資源?一粒粒珍珠,串成項鏈方能彰顯光華。串珠成鏈決不是簡單做加法,而是以價值最大化為“鏈”,對產業進行優化整合——同類業務合并、相關業務歸類、向外合資合作。
以不動產為牽引,打造新城市服務產業鏈
城市服務業飛速發展帶來的廣泛市場需求,是武鋼集團聚焦新城市服務業的外在機遇;豐富的不動產資源和通過歷史積累并發展的“后勤保障服務”能力,是武鋼集團做實做優新城市服務業的內在基礎。
打造城市服務產業鏈的過程中,“不動產”既穿針引線,又發揮重要平臺功效,即以豐富的不動產資源開發利用為牽引,打造新城市服務產業集群,培育新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發展空間。
為充分盤活不動產資源,釋放效益,不動產中心應運而生。以不動產開發為紐帶,嫁接資本運作能力、產業聚集能力和城市運營服務能力,驅動產業升級,著力培育多形態、可持續的新產業。首當其沖的是以建設華中區域規模最大的大數據和云計算中心為核心,打造武鋼集團轉型發展標志性項目,3-5年內完成開發建設項目25個,逐步形成百舸爭流、萬馬奔騰的生動局面。在“不動產”的驅動下,城市服務新空間得到全方位拓展。
再聚焦、再整合,釋放專業價值和市場活力
根據戰略布局和產業定位,武鋼集團梳理所有業務單元,重估資源價值,打破法人、行業壁壘,對業務再聚焦、再整合,打造了若干直營專業化公司。集團總部將統籌擔當歷史遺留問題和一些“包袱”,按照市場化原則,努力讓產業公司成為一級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在不忘歷史、傳承歷史的前提下,更快更好走出歷史,創造新歷史。
在新城市服務產業框架內,以賓館、快餐業務為基礎,組建武鋼好生活服務有限公司,向高端綜合物業服務聚焦發展。結合新園區、新城區、新空間的拓展,積極創建專業化城市生活配套服務供應商。
深度挖掘漢冶萍歷史文化名牌價值,按照“源自漢鋼,傳承漢鋼,超越漢鋼”的定位,本著聚沙成塔、串珠成鏈的原則,以漢陽鐵廠和黃石礦山國家公園為基礎,整合全武漢地區文化旅游類資產,組建漢冶萍文旅公司,釋放專業化市場化活力,盤活激活存量低效資產,助推拉動經營成長。
江南燃氣整合了華潤武鋼燃氣股權后,作為武鋼集團一級子公司,將圍繞城市燃氣業務搭建平臺,積極拓展增值業務,努力成為優秀的城市燃氣綜合服務運營商。
擁有省市級示范園在內的14所幼兒園、珈因早教、大方廣教育,這些資源讓新組建的武漢青青教育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發展有底氣、有朝氣,它將配套園區建設、提升園區價值,積極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的合資合作發展壯大,實現價值增值。
江北公司將考慮以一個園區、兩個基地(陽邏+江夏)的布局,專業化整合鋼結構等相關業務,積極發展園區產業,加快“新江北、新規劃、新發展”步伐,鳳凰涅槃,迸發活力。
綠色城建加快從傳統建筑施工向工程技術和運營服務轉變,向綠色城市建設、環境保護與治理領域精準發力,打造“綠色城市建設發展2.0版”。
楠山康養立足康養產業,堅持醫養融合,走合資合作道路,引入戰略投資,轉變體制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做優做強工業技術服務,提升專業服務價值
基于中國寶武構建一個鋼鐵生產配套體系,提升鋼鐵綜合競爭力的需要,武鋼集團充分發揮積淀幾十年的工業服務領域的品牌、技術、人才、能力等優勢,加強和國內業內知名央企合資合作,高起點地組建了武鋼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按照全面市場化原則和機制運營:業務按照市場化需要梳理,人員按照市場化招聘,資產采取市場化收購,力爭合力打造中國寶武工業技術服務板塊的旗艦。
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服務鋼鐵業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發揮整合效應,以業務重組重塑為基礎,聚焦設備檢測檢修、產線運行維護等核心業務,開展專業化經營,通過服務全面提升專業技術能力。
瞄準湖北工業強省地位,向外聚焦,搶抓工業技術服務市場需求,以“拓市場、抓機遇、提能力、創效益”為主旨,加速融入湖北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以“產品+技術+工程+服務”運作模式,重點為大數據、芯片制造等新興產業客戶提供高品質工業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