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結束,由于春節前夕至長假期間下游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的采購商無心接貨,北方四大港口的煤炭庫存壓力持續攀升。
截至2月7日,秦皇島港的動力煤庫存已然突破了800萬噸,達到809萬噸,僅3周時間庫存就增加了200萬噸,創下自2013年2月份以來一年內的新高;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的總港口庫存更是接近2200萬噸,其中秦皇島港809萬噸,曹妃甸港622萬噸,京唐港530萬噸,天津港220.8萬噸。
汾渭能源動力煤分析師王旭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口庫存高企主要是下游需求慘淡導致的,目前北方四港的高庫存狀態預計將持續至大秦線檢修之時,并將對后市動力煤價格帶來較大的壓力。
神華中煤再度調低掛牌價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一向唯神華、中煤等煤炭巨頭的掛牌價馬首是瞻。春節長假期間,河北唐山的煤炭內貿商李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去年年底神華、中煤的煤炭掛牌價格在兩個月時間內連續上漲了90元/噸,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更是連續11周上漲,上漲至101元/噸。“煤炭貿易企業有些不知所措,都慌了,下游客戶也不敢接貨了”;這導致今年1月份兩巨頭一調價,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四周時間就下跌了40多元/噸。“即便每噸降了40多元,臨近春節仍是無人接貨,春節后就逐漸步入淡季了,今年的整體形勢仍不好,但應該不會比去年更糟。前些年賺到錢的貿易商還能硬撐著,這一兩年新進來的都已經撐不下去了”。李先生稱。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1月29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584元/噸,本報告周期比前一報告周期下降了7元/噸。
分析稱,元旦之后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大幅下挫的慣性及其對市場心態的打擊、春節長假對煤炭消費和采購的不利影響等等,是促使本期環渤海地區各種動力煤交易價格和價格指數繼續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1月2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公布以后,神華、中煤港口掛牌價格再次順勢下調了2月初的現貨掛牌價,幅度基本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為準。
動力煤后市仍將持續走弱
由于春節期間,下游電廠日耗下降明顯,秦皇島港口庫存不斷積壓,總量已經突破800萬噸,創下一年來新高。有分析稱,2月份,“春節效應”可能會持續作用于動力煤市場。春節后動力煤市場仍可能維持弱勢格局。
一方面,電廠庫存會上升,部分工業企業春節假期持續到正月十五以后,工業用電需求難有起色,煤炭需求低迷,市場成交清淡;另一方面,產地供應減少,價格弱勢持穩。因此,春節后處于動力煤供需淡季,國內市場可能會維持有價無市態勢。同時,考慮到1月份貿易商進口合同集中兌現,國內煤炭需求將進一步受到抑制,動力煤市場難以走出低迷態勢。
盡管神華等大型煤礦已經多次下調出廠價,但目前的價格并不能被下游電廠接受。在煤炭需求整體放緩、港口煤炭積壓嚴重,以及進口煤沖擊等背景下,神華等煤礦的季度長協價可能會泡湯。
預計2月份動力煤市場仍將弱勢運行,但受到鐵路運費價格的支撐,下跌空間應該不會太大,將受較強支撐。
長江證券研究稱,由前期去庫存結束帶來需求好轉并突破鐵路運能導致的港口煤價飆升行情終結,春節前后需求季節性轉弱,港口需求季節性回落,高庫存壓制煤價,但煤價跌至晉北鐵運成本將受支撐,春節后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