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A股各大指數低開高走。盤面上,受疫苗事件影響,醫藥生物板塊領跌,帶動休閑服務、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下跌。但建筑、水泥建材、鋼鐵、房地產等周期股則紛紛走強。其中,水泥、鋼鐵股自7月6日以來便持續反彈,明顯跑贏大盤指數。
周期股表現強勢
截至7月23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859.54點,漲1.07%;深證成指報收9314.30點,漲0.68%。盤面上,國防軍工、建筑裝飾、建筑材料、鋼鐵、房地產等板塊指數均漲逾2%。
消息面上,日前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發布了一系列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文件,雖與此前的資管新規相比,監管原則不變,但細節方面有所寬松。市場預計資管新規落地后,資管業務收縮速度或將有所減緩,表外業務也將有所改善,將為實體經濟及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市場分析指出,隨著資管新規細則逐漸落地,去杠桿和信用端政策有所微調,信用風險問題的邊際好轉為市場帶來估值修復的良機。
受此消息提振,前期被壓制的金融地產股昨日強勢反彈,相關指數一改往日頹勢。申萬建筑裝飾、建筑材料、房地產分別大漲3.54%、2.99%、2%;銀行、非銀金融分別漲1.81%、0.98%。
漲幅居首的建筑裝飾板塊中,成都路橋、龍元建設、中國交建紛紛漲停,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材國際等“中字頭”個股均漲逾5%。
作為基建材料的鋼鐵、水泥表現十分搶眼。鋼鐵股全線飄紅,新鋼股份大漲9.66%,柳鋼股份、華菱鋼鐵漲逾5%。水泥板塊集體拉升,龍頭股華新水泥、萬年青盤中一度漲停,最終分別漲9.37%、7%;同力水泥、福建水泥、冀東水泥也漲幅居前。
近期鋼鐵及水泥板塊明顯跑贏大盤,領跑周期板塊。申萬鋼鐵指數自7月6日觸及低點一路反彈至7月23日,累計漲幅9%;申萬二級行業水泥制造指數也自7月6日反彈,累計漲逾15%。但目前這兩個行業估值仍較低。Wind數據顯示,鋼鐵、水泥制造行業上市公司平均PB分別為1.26、1.96。
水泥行業淡季不淡
上半年水泥公司普遍預告業績增長。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數據,1-5月份水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17%,創歷史新高。其中,水泥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預計達到121%。四川雙馬、萬年青、華新水泥、塔牌集團等公司業績同比增長逾100%;冀東水泥、青松建化、福建水泥等公司同比扭虧為盈。
華新水泥昨日盤中創歷史新高。7月9日,公司發布中報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同比增加13億~14億元,同比增長179%~192%。公司稱,高增長主要源于水泥價格的上漲。今年上半年,在環保升級、政策引導等因素綜合影響下,水泥行業供給側收縮,價格漲幅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自2017年以來持續上漲,最高漲幅超過50%。目前水泥行業正處于淡季,價格指數從高位小幅回落,7月份以來周價格指數三連跌,上周微跌0.46%。但華東地區的熟料價格卻異軍突起,提前上漲。7月19日,因熟料緊張,海螺水泥上調華東地區熟料價格,而熟料價格上漲有望促進水泥價格企穩。
華東地區熟料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安徽等地熟料產線環保限產,當地熟料產量下滑速度比其他地區明顯,產量急劇下滑導致庫存減少。
廣發證券建筑材料行業分析師鄒戈表示,高溫淡季下這么早進行熟料提價還是第一次,側面反映行業供需關系緊張。從基本面來看,這輪水泥景氣周期從去年以來首要影響因素是供給,其次才是需求。
需求方面,地產和基建是影響短期估值波動的主要指標。華新水泥和海螺水泥估值遠低于以往景氣周期的時候,。不過,隨著日前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文件的出臺,以及昨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資金緊張的局面將有所改善,這些政策也有利于基建預期的改善。
周期股表現強勢
截至7月23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859.54點,漲1.07%;深證成指報收9314.30點,漲0.68%。盤面上,國防軍工、建筑裝飾、建筑材料、鋼鐵、房地產等板塊指數均漲逾2%。
消息面上,日前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發布了一系列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文件,雖與此前的資管新規相比,監管原則不變,但細節方面有所寬松。市場預計資管新規落地后,資管業務收縮速度或將有所減緩,表外業務也將有所改善,將為實體經濟及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市場分析指出,隨著資管新規細則逐漸落地,去杠桿和信用端政策有所微調,信用風險問題的邊際好轉為市場帶來估值修復的良機。
受此消息提振,前期被壓制的金融地產股昨日強勢反彈,相關指數一改往日頹勢。申萬建筑裝飾、建筑材料、房地產分別大漲3.54%、2.99%、2%;銀行、非銀金融分別漲1.81%、0.98%。
漲幅居首的建筑裝飾板塊中,成都路橋、龍元建設、中國交建紛紛漲停,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材國際等“中字頭”個股均漲逾5%。
作為基建材料的鋼鐵、水泥表現十分搶眼。鋼鐵股全線飄紅,新鋼股份大漲9.66%,柳鋼股份、華菱鋼鐵漲逾5%。水泥板塊集體拉升,龍頭股華新水泥、萬年青盤中一度漲停,最終分別漲9.37%、7%;同力水泥、福建水泥、冀東水泥也漲幅居前。
近期鋼鐵及水泥板塊明顯跑贏大盤,領跑周期板塊。申萬鋼鐵指數自7月6日觸及低點一路反彈至7月23日,累計漲幅9%;申萬二級行業水泥制造指數也自7月6日反彈,累計漲逾15%。但目前這兩個行業估值仍較低。Wind數據顯示,鋼鐵、水泥制造行業上市公司平均PB分別為1.26、1.96。
水泥行業淡季不淡
上半年水泥公司普遍預告業績增長。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數據,1-5月份水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17%,創歷史新高。其中,水泥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預計達到121%。四川雙馬、萬年青、華新水泥、塔牌集團等公司業績同比增長逾100%;冀東水泥、青松建化、福建水泥等公司同比扭虧為盈。
華新水泥昨日盤中創歷史新高。7月9日,公司發布中報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同比增加13億~14億元,同比增長179%~192%。公司稱,高增長主要源于水泥價格的上漲。今年上半年,在環保升級、政策引導等因素綜合影響下,水泥行業供給側收縮,價格漲幅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自2017年以來持續上漲,最高漲幅超過50%。目前水泥行業正處于淡季,價格指數從高位小幅回落,7月份以來周價格指數三連跌,上周微跌0.46%。但華東地區的熟料價格卻異軍突起,提前上漲。7月19日,因熟料緊張,海螺水泥上調華東地區熟料價格,而熟料價格上漲有望促進水泥價格企穩。
華東地區熟料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安徽等地熟料產線環保限產,當地熟料產量下滑速度比其他地區明顯,產量急劇下滑導致庫存減少。
廣發證券建筑材料行業分析師鄒戈表示,高溫淡季下這么早進行熟料提價還是第一次,側面反映行業供需關系緊張。從基本面來看,這輪水泥景氣周期從去年以來首要影響因素是供給,其次才是需求。
需求方面,地產和基建是影響短期估值波動的主要指標。華新水泥和海螺水泥估值遠低于以往景氣周期的時候,。不過,隨著日前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文件的出臺,以及昨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資金緊張的局面將有所改善,這些政策也有利于基建預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