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風起云涌、跌宕起伏的特鋼行業,特鋼公司從零起步,以變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不懈擴品種、堅定不移提品質、矢志不渝強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逆勢而上、異軍突起。投產六年來,該公司精心打造的軌道交通用鋼、能源用鋼、汽車用鋼、高端制造用鋼四大系列產品,贏得包括美國GE、德國蒂森克虜伯、韓國斗山、中國中車、瓦軸、上汽、寶通彈簧、三大鍋爐企業等國內外諸多高端客戶的青睞,實現了從當初“一單難求”到如今“供不應求”的華麗轉身,在業內豎起了響當當的馬鋼特鋼品牌。
從“一戰成名”到“四面出擊”
8月8日上午,隨著一根通紅的鋼坯從加熱爐推出,經過多道軋制,軋件順利到達冷床,標志著馬鋼“十三五”結構調整重點工程項目、馬鋼高端汽車零部件用特殊鋼棒材——優棒生產線熱負荷試車一次性成功。馬鋼特鋼家族再添新成員!
“這為特鋼進軍高端汽車零部件用鋼市場又增添了新的砝碼。”在熱負荷試車現場,特鋼公司主要負責人難掩心中的激動。回望來路,萬般感慨。特鋼公司投產以來,在轉型發展、產品升級、結構調整的道路上,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特鋼公司是“十二五”期間馬鋼為滿足高速車輪國產化的要求,打造高速、重載等客貨用輪軸用鋼生產基地而實施的重大技改項目。然而,投產之初,特鋼人便清醒地認識到,唯有品種質量,才有持久發展的動力,唯有轉型發展,才能闖出馬鋼特鋼一條陽光大道——擁有代表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技術及裝備。如果僅僅局限于每月生產2萬噸左右的車輪鋼,豈不是自廢武功?
轉還是不轉,不是問題。轉向何方,是個問題。經過反復調研,在公司的統籌策劃布局和大力支持下,特鋼人做出了堅定的選擇:充分利用設備、技術優勢,全力進軍高端特鋼市場。
打開局面首先要充分發揮自身所長。借助馬鋼多年生產車輪產品經驗和技術的積累,特鋼公司在軌道交通用鋼領域一戰成名!2012年7月,首開國內先河、采用連鑄圓坯軋制方式替代傳統模鑄錠軋制方式生產的LZ50車軸鋼,通過原鐵道部電爐工藝生產鐵路貨車車輪鋼坯的審核、許可。憑借穩定的質量和突出的性能,通過相關質量認證后,LZ50車軸鋼開始大步邁向市場,短短數年便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首位。初戰告捷,大大增添了特鋼人的底氣。在公司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特鋼人先后開發出D2、DZ2等時速250公里和350公里高速車輪、車軸用鋼,并通過了60萬公里裝車運用考核。2017年1月,馬鋼采用特鋼公司連鑄圓坯生產的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車輪獲得中國首張CRCC證書。今年7月,馬鋼160件時速320公里高速車輪順利運抵德鐵,特鋼公司助力馬鋼成為國內首家向海外出口高速車輪的企業。以鐵路輪軸用鋼為突破,特鋼公司還陸續開發出轉向架彈簧、傳動齒輪、剎車盤、鉤舌、鉤尾框、鐵路扣件等產品,基本實現了鐵路及車輛用關鍵零部件的全覆蓋。
除了主打的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用鋼,特鋼公司在能源用鋼、汽車用鋼、高端制造用鋼等領域不斷探索、全面出擊,形成多領域齊頭并進格局,且供貨的均是各自行業頂尖的企業。能源用鋼:占據行業制高點,覆蓋高端風電、火電、油氣、石化、核電等領域核心裝備用鋼;超超臨界耐熱高壓鍋爐管道用鋼P92突破工藝技術“瓶頸”,在國內首開先河采用連鑄工藝生產,高端管材用產品成功獲得國內三大鍋爐企業認可;以4340為代表的頁巖氣開采用鋼成功實現連鑄坯代替模鑄錠。汽車用鋼:覆蓋汽車發動機、變速機傳動、懸架及轉向系統,基本實現商用車領域汽車零部件全品種覆蓋,線材產品彈簧及緊固件成功進入乘用車領域;22CrMoH為代表的汽車齒輪鋼,MFT8為代表的高端汽車緊固件用冷鐓鋼產品,形成批量供貨,獲得用戶好評;國內某知名乘用車已完成對馬鋼8.8級緊固件用鋼SWRCH35KE、10B21E共60個批次的第三方實驗室和批量穩定性檢測,成功獲得合格供應商資格。高端制造用鋼:以精品化、高端化為方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品系列;和國內唯一石油專用鋼絲繩生產企業合作,并實現高強度鋼絲繩C82D2和SWRH72A批量供貨;以H13為代表的工模具鋼等高端裝備用鋼批量生產。
6年持續攻堅,特鋼公司累計開發各類高品質鋼種549個,產品涵蓋各類精品特鋼范疇。“后面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產品認證和推廣的力度,特別是汽車行業的開拓,未來3到5年力爭進入國內汽車用鋼領域第一梯隊。”即將投產的現代化優棒生產線,讓特鋼人底氣十足。
從“質量合格”到“品質卓越”
以問題為導向,查出質量問題的癥結和根源,制定整改行動計劃,落實責任到人,逐個攻堅。從5月初開始,特鋼公司全面啟動為期五個月的“質量大反思、大討論、大整改”活動,發動全體職工對影響產品質量穩定性的問題進行揭、擺、查、改,力促質量工作再上新臺階。
“特鋼產品都是高風險產品,我們的質量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更關乎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特鋼人把狠抓產品質量作為第一要務。投產不久,該公司對僅有部分性能不合格的實驗用鋼,堅決實施整體判廢,并當著全廠職工的面進行了切割報廢。此舉猶如一記“重拳”,在每一名職工的心中深深刻下了“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的烙印。
“重拳”之后,變化顯著。全員質量意識的增強,推動著各項工作持續改進。該公司也因勢利導,每年圍繞質量主題開展“我與質量”思想大討論和征文等特色活動,擰緊“質量弦”,努力把“以質量為先”的工作理念,轉化為自覺踐行的剛性紀律。通過微信平臺每日發布過程質量信息、每周通報質量綜述、每月發布質量月度分析、責任追溯簡報及事故曝光臺等措施落實質量責任,培育“質量就是飯碗”的特鋼質量文化。真正形成產品質量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氛圍,使全公司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質量管理體系真正落到實處,質量為本的品牌意識進一步深入人心,使過程控制能力和產品質量得到持續提升。該公司每年還設立技術攻關項目,積極組織開展QC小組活動,努力攻克影響質量的難關,并重獎激勵有功之臣。目前,該公司產品合格率始終穩定在99.3%以上的高水平。
然而,特鋼人深知,產品質量合格,僅僅只是邁向市場的“敲門磚”,要想真正黏住用戶,尤其是拓展高端市場份額,必須持續追求卓越品質。
特鋼人不斷創新質量管理制度。為準確、量化評價生產過程控制水平,特鋼公司建立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過程質量評價體系,識別出整個生產過程78項質量關鍵影響因素,采用1000分制的評分標準,將狀態細分為穩定、波動、失控三個檔次,通過日評審、月小結,促進產品質量持續穩定提升。為落實質量責任,該公司還全面實施質量風險抵押金制度,設立質量風險控制點,相關責任人員與控制點的績效掛鉤,產品質量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充分調動各相關責任人員的積極性,穩定、提高產品質量。
特鋼人持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以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和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結合CRCC、AAR、EN、車軸鋼等認證要求,兼顧客戶要求構建了多元化的質量管理體系,采取自我評價、對標管理等開展過程控制和持續改進,保持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牢牢夯實質量根基。以鑄就一流產品為目標,大膽創新突破,在四大產品領域不斷打造精品,推進特鋼產品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連鑄工藝生產鐵道車輛車軸用LZ50鋼坯榮獲2017年冶金行業品質卓越產品;碳素冷鐓鋼SWRCH35K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
“品牌猶如是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離不開夯實的根基,而產品質量就是品牌最重要的生命之根。”在特鋼公司“質量大反思、大討論、大整改”活動中,該公司一名普通員工的感悟道出了全體特鋼人的心聲。持續改進,追求卓越,“馬鋼特鋼”的品牌越發閃亮,馬鋼特鋼產品正昂首邁入高端化、國際化市場。
從“五星級服務”到“精益化運營”
“做銷售難,做特鋼銷售更難。”這是特鋼公司銷售人員的深刻體會。2013年初,該公司通過內部公開招聘,組建了第一批銷售團隊。這也是他們從原電爐廠更名為特鋼公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
“從生產單位轉變成事業部制,意味著整個職能和定位的改變。以往是生產為中心,現在則是要以銷售為龍頭。因為不跑銷售,沒有市場,一切都是空談。”特鋼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然而,起步真的很艱難。雖然馬鋼特鋼質量過硬,但當時的市場認知度幾乎為零,銷售人員屢屢碰壁。對此,特鋼公司一班人早有預判。他們在組建銷售團隊之初就建立了“賽馬機制”,銷售人員獎金完全與銷量掛鉤,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并實行末位淘汰轉崗,這為整個銷售團隊帶來了非常強烈的競爭氛圍,促使每一名銷售人員全身心為客戶服務。而這個服務并不是簡單的拿合同,是整個流程、全過程的服務——從生產過程跟蹤到關注交期、發貨、物流,再到后續的用戶回訪,甚至連開戶、交款這樣瑣碎的工作都幫客戶辦理。可以說,每一位客戶都能享受特鋼公司“五星級”的定制貼身服務。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馬鋼雄厚的實力加上團隊不懈的努力,市場越跑越寬。特鋼公司也從當初的產能遠遠“不飽”,生產時斷時續,轉變為長期滿負荷生產狀態。去年,該公司特鋼產品實現外銷總量45.8萬噸,同比增長74.80%;銷售高端線材產品29.1萬噸,月度最高銷售量達3.85萬噸;客戶總量達329家,同比增長41.81%,極大改善了特鋼初期“用戶少,銷售難”的被動局面。
“沒有訂單,就沒有一切。但有了充足的訂單,卻并不意味著就擁有了一切。”把有效的訂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才能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特鋼公司有一項“一小時報價”制度——銷售人員在接到用戶詢價后,必須在一個小時內給予答復。市場競爭比得就是相應的時間和速度,誰先搶占商機無疑就增添了取勝的籌碼。然而,看似簡單的“一小時報價”,卻是對企業精益運營水平的全面考量,其背后卻有著一系列縝密的管理運行機制作為支撐。對于特鋼產品而言,從鐵水成分到原燃輔料消耗,從連鑄、軋制到最終產品,每個制造環節都要有本“明白賬”,點什么“菜”、配什么“料”,價格組成必須一目了然。生產、技術單元要及時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析,能不能生產?用什么方式生產?必須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此外,不同客戶有不同策略,不同產品有不同標準,還要根據市場的價格趨勢變化做出及時調整,既要快速精準,又要規避風險。而這一切,對于特鋼公司而言早已習以為常。他們以系統策劃為前提,以計量準確為基礎,以信息自動采集為手段,以標準化作業為保證,推行生產信息在線歸集、在線處理,使生產管理從粗放式轉變為精細化,成本管理由月核算轉變為日控制。同時,通過“研產銷”聯動、APQP小組、EVI服務,形成高效協同體系,全面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內部運營精益、外部支撐有效,使得特鋼公司能夠首開業內先河,讓“一小時報價”成為可能、成為常態。
不僅僅是報價環節,如今,特鋼公司生產經營全過程都在不斷精益求精。為了保證每筆訂單都能如期交付,他們每天下午準時召開工作例會跟蹤訂單進度,對各個環節進行協調,每天都有專人前往技術中心協助制取樣工作,使每道工序都盡可能實現“無縫連接”。為了提升指標,從管理人員到一線職工,從煉鋼、精煉,到連鑄、軋機,每個崗位、每道工序都在精打細算、對標挖潛:與計劃指標比,是不是完成了?與歷史最好水平比,是不是進步了?與行業最好水平比,是不是超越了?
精益運營水平的日益改進,帶來的是經營績效年年突破:特鋼公司內部利潤已從投產之初的深陷巨虧到去年實現盈利逾1億元,今年上半年更是創造了歷史同期盈利新紀錄。
經歷過低谷,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成績。經受過挫折,才能讓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前行的腳步更加篤定。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品種升級、結構優化、質量改善;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推動產品不斷邁向高端化、國際化,特鋼人正朝著打造國內一流特鋼品牌的目標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