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首鋼水鋼瑞泰公司新型環保建材公司憑借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銷售收入達到4000萬元。下一步,該公司將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改造提升,計劃再建一條輕質隔墻板生產線,同時與水城公路局合作開展再生瀝清拌合樓項目等,把新型環保建材公司打造成六盤水城區最強最大的建材基地。
前不久,筆者采訪該公司時發現,對于闖市場的突破口和具體做法,幾乎每一名職工都能談出一番有見解的思路,放下“鋼鐵飯碗”到市場創造價值,成為職工們共同的呼聲。
要干就要干出成效
據介紹,瑞泰新型環保建材公司成立于2011年。當時,面對水鋼500萬噸鋼規模的實現、貴州省大力推進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兩大戰略,瑞泰公司決定投入工業固體廢棄物再利用的節能環保項目。僅用100余天的時間,一個年產10萬立方米加氣塊和年產1億塊標磚的生產線就在原鋼渣排放場建成投產。
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的發展建設和經營生產,牽動著瑞泰公司所屬各單位的心。跨度為54米的兩跨廠房是瑞泰公司旗下的機電公司所建,整個廠區的設備安裝、綠化、布局也都是瑞泰公司各基層單位通力協作建設的。設備改造機加工,機電廠全體行動;設備拆裝,特種車輛隊人員裝備晝夜上陣;排水溝堵了,瑞泰城管大隊連夜組織恢復;還有物業管理中心、水電管理所、綠化大隊……在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的建設過程中,處處體現了“馬上安排立馬就干、事不過夜”的“瑞泰速度”、“瑞泰作風”。
2013年底以來,瑞泰公司加強了標磚的產量質量攻關,努力降低破損量、提高產量。
瑞泰公司對各產業的發展提出“一定要干,并且一定要干出成效”的目標,下一步將逐步實現瑞泰機電廠部分搬遷,讓瑞泰綠化公司、幼兒教育也走進市場,將招待所的月餅、機關食堂的饅頭包子、鹵菜系列等在市區設點銷售……
經過幾年的發展,“提速發展,提升形象,服務優質,共享生活”這一經營戰略,已經在瑞泰公司全體干部職工中根深蒂固。這些年,瑞泰公司通過大膽闖市場,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旗下的特種車隊年創效300萬元左右,機電公司年創效約200萬元。
“思想要放飛,項目措施要落地。”瑞泰公司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決心在新的一年奮力一搏,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上下同心破生產“瓶頸”
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生產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標磚有98%的市場在水鋼以外,且產品供不應求,瑞泰公司干部職工也因此將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看作是瑞泰的支柱產業。
隨著銷售市場的日益擴大,2013年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的生產受到嚴峻挑戰。一是盡管設備、工藝流程先進,但設計上存在缺陷;二是缺乏專業人才,產品質量波動損耗大,產量達不到設計能力,成本影響大。
如何解決制約生產的“瓶頸”,保障并發揮好“支柱”的作用?瑞泰公司領導想到了依靠群眾的力量,希望通過在與干部職工的溝通交流和實地了解中,找到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生產存在的問題,征集解決的辦法和意見,以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于是,瑞泰公司經理楊勝剛帶著班子成員和相關部室人員扎在了新型環保建材公司生產現場,扎在了一線職工中。
“如何才能提高產量?”在蒸壓釜的工藝環節上,大班長徐東提出要增加一釜底車的建議并做了原因分析。話音剛落,楊勝剛立即拍板:“只要產量上來,該買就買!”隨行的生產機動室負責人立即用電話聯系廠家詢問價格。18塊側板、6個底車、2個模框半個月便采購到廠,減少了因模框和底車不夠對加氣塊澆鑄連續性的影響,使生產更加順暢。通過對蒸壓釜排氣管的改造,增加預養間等改造,僅蒸養時間就從13.5小時下降到9個小時,產量大幅提升,能耗大幅下降。
一天傍晚,當與干部職工們討論得出通過改造鏈條停用掰板機不僅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速度又不影響其他工序的結論時,楊勝剛站起來一邊戴手套一邊掄著扳手說:“既然可行那我們現在就去做。”這項改造當晚完成。一些干部職工提出的要去民營企業“取經”的建議也得到了應允。通過對比學習,新型環保建材公司停用了效果不明顯并且對產品還有輕微質量影響的翻板機的使用。在蒸壓釜的排水、排污管道的改造過程中,為了了解當天疏水閥改造的效果,深夜12點,下午才離開的楊勝剛又再次來到蒸壓釜前,直到看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后才離去。
就這樣邊了解、邊查找、邊解決、邊落實、邊說邊干,在“不能墨守成規、敢于涉足禁地、打破固有思維、具有創新意識”的思想引領下,他們用臥式攪拌機替換了原立式攪拌機,降低了故障率,同時方便檢修;拆除Z字形近百米長皮帶改裝直通皮帶、停用兩臺電機,解決皮帶系統故障多、能耗大、污染大的問題;為靜養間加簾,增加預養間,增加行吊夾磚機……在干部職工日夜兼程中,困擾生產的“瓶頸”一項項被打通。
新型環保建材公司副廠長徐雷告訴筆者:“公司領導每天都要往建材公司的生產現場跑,一呆就是大半天,有時一天要來好幾趟。在出現質量波動時,鼓勵職工大膽嘗試優化配料方案,每梳理出一個生產癥結,就帶著大家一起在現場進行技改,對安排的每一項工作都要親自來督查落實情況。現在生產速度、加氣塊的產量和質量提高了,大家都覺得雖累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