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鋼鐵流通環節運行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鋼鐵流通環節采購區域出現分化。本月鋼鐵流通企業銷售量指數和訂單指數區域分化明顯,隨著北方地區進入冬季,尤其是東北地區即將進入冰凍期,采購需求明顯下滑,其中東北地區銷量指數下滑4.7個百分點,訂單指數下滑4.3個百分點。但南方地區銷量和訂單指數反而出現回升,其中中南、西南、西北地區雙指數回升幅度在0.3-1.1之間。隨著氣候轉冷,未來區域采購需求還將繼續分化,北材南下現象將成為鋼材流通的主要方向。
鋼鐵流通環節庫存回落。10月份鋼鐵流通企業庫存指數46.7,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統觀10月,鋼材社會庫存在前半月出現階段性回升,后半月又快速下降。截至10月末,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較9月末下降1.9%。從樣本企業規模來看,年銷量在100萬噸以上的流通企業和10萬噸以下的流通企業庫存指數小幅回升;年銷量在10-50萬噸及50-100萬噸的鋼鐵流通企業是庫存下降的主力,后兩種量級的企業在樣本企業的占比達到55%。
鋼鐵流通環節對后市預期減弱。10月份鋼鐵市場走勢判斷指數跌至47.4,較上月回落2.4個百分點。采購意愿指數47.1,較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心態和預期的回落多源于對經濟走勢和未來需求的不樂觀。三季度GDP跌至2008年以來新低,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趨勢更加明朗化,對此國內穩增長的政策導向愈發明顯,“六穩”政策不斷落實落地,一批重大項目在加快推進,后期基建投資需求會逐步改善。但是鋼鐵需求端也面臨著一些減弱的因素,房地產有加速降溫的跡象,制造業尤其是汽車行業產銷乏力,貿易戰導致的外需收縮持續發酵并逐漸顯現,引發市場擔憂,四季度鋼鐵需求存在減弱的可能性。
供給方面,今冬環保限產仍是制約供給釋放的主要因素,但與去年相比也出現一些新變化。首先,環保限產向“差異化”“精細化”發展,不再單純執行“一刀切”。第二,今冬限產范圍擴大,從去年的京津冀2+26個城市擴大到汾渭平原及長三角地區,供給受限的總量上并不低于去年。第三,今年的環保執行和監管層面更加細化和嚴格,預計政策效果要好于預期,采暖季限產對供給端的影響預計將在11月明顯體現。
因此總的來看,11月份鋼鐵行業供需緊平衡將持續,環保高壓兼顧彈性邊界與嚴格監管, 有繼續收縮的趨勢。品種需求繼續分化,建筑用鋼強于制造業用鋼。受氣候因素影響南北方地域分化也將更加顯著,企業對后市預期減弱,預計11月份鋼鐵流通市場需求景氣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