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該廠持續聚焦“市場”和“產品”,加快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優化,與徐工的合作向高水平拓展。“6月份,我們廠首次向徐工供貨高強鋼Q690D和Q550D,產品以精準的尺寸控制、穩定的性能指標、良好的板形外觀、光潔的表面質量,贏得了客戶的認可。此次,是徐工的第二比高強鋼訂單,我們一定嚴把產品質量關,絕不辜負客戶對我們的信任。”該廠四級技術專家盧銳語氣堅定地說。
徐工對鋼板的表面質量、不平度均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鋼板表面不允許有任何影響噴漆涂裝效果的氧化鐵皮、凹坑、劃傷等微小缺陷,切割后不平度要求遠遠超出國標。對于中板廠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硬仗。
產前確認,成為擺在該廠技術人員面前的第一項工作。加熱爐目前爐溫情況,以及前一天的煤氣熱值情況如何?一次除磷水壓力、二次除磷水壓力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目前生產的鋼板表面情況如何?有沒有條帶狀花斑……一系列的生產過程控制點,在大家的腦海里顯現。
面對重重挑戰,該廠干部職工沒有退縮,他們開展有針對性技術攻關。團隊技術人員在充分辨識徐工對產品質量需求和產線生產難度基礎上,優化成分設計、煉鋼工藝、軋制工藝,經過試軋、小批量生產、正式生產等周密組織和科學排產,確保最終產品質量合格。
透過熱矯直機操作室玻璃,該廠寬厚板線生產車間一檔技術主管吳尚超正在拿著量尺,專注地測量熱矯后的鋼板表面不平度。
據吳尚超介紹,為了生產出客戶滿意的產品,該廠先在矯直完成后粗測鋼板不平度,并且在檢查臺逐塊測量不平度,反過來及時調整控冷水比,減小鋼板的不平度。同時,針對鋼板出控冷板型難以控制的問題,對控冷集管流量精度攻關,對冷卻下鋼板厚度和流量下的上下集管水比系數進行了優化設計,將半自動控冷改為自動控冷,利用自動控冷調節快的特點,使鋼板終冷溫度波動從30攝氏度以上縮小到20攝氏度以內,從而大幅減小終冷溫度低導致的不平度。
上午10點30分,該廠生產技術科技術科副科長付海彬正在檢查臺認真檢查產品表面質量,尤其是不平度。“由于徐工用鋼對表面質量要求極為嚴格,在軋制過程中產品表面不容易控制。我們只有把好每道工序質量關,注重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提升產品實物質量,才能贏得客戶‘芳心’。”付海彬說道。
此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在該廠熱處理線,生產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熱處理技術員劉濤飛盯守在產線,緊緊盯著一張張進行回火工藝的鋼板。“我們要根據鋼板熱軋性能,優化回火工藝,兼顧性能與板形的雙重要求。我們很多職工都是主動加班進行鋼板的表面質量檢驗、修磨、切割驗證等繁瑣的工作,確保鋼板切割后滿足徐工的使用要求。”劉濤飛驕傲地說道。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精心組織生產,鋼板質量一次又一次的得到提高。經過該廠技術人員的反復篩選,第一批50噸張鋼板具備了交貨條件??粗摪逋獍l的瞬間,該廠技術人員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