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18年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中國寶武鋼鐵集團、首鋼集團、河鋼集團有限公司、沙鋼集團、鞍鋼集團公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方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共14家鋼企入選“A+”(競爭力極強)企業。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介紹,2018年度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分3大板塊、14項要素和23個指標,構建了標準指標體系框架。競爭力要素框架體系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企業基礎競爭力、企業發展競爭力和企業經營績效競爭力。
企業基礎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物質基礎,即生產力要素中的生產資料、勞動工具,如技術裝備、規模基礎、資源供應,并采用了智能化程度等指標;企業發展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科技創新、能源環保、服務水平、物流效率等,以及反映企業經營特色的多元化、國際化指標;企業經營績效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現實表現,如利潤總額、利潤率、負債率、速動率等指標。
本次參與競爭力評級的對象共有108家鋼鐵企業,合計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8%。其中,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極強)的鋼鐵企業有14家,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有26家,競爭力評級為B+(競爭力優強)的鋼鐵企業有43家。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成立于1972年,是國家級行業規劃研究和工程咨詢事業單位,也是目前冶金工業唯一專門從事鋼鐵工業發展規劃及戰略研究的一類事業單位。自2011年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連續8年研究發布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序、評級。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及其前身“寶鋼集團”)每年均入選最高等級競爭力鋼企行列。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介紹,2018年度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分3大板塊、14項要素和23個指標,構建了標準指標體系框架。競爭力要素框架體系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企業基礎競爭力、企業發展競爭力和企業經營績效競爭力。
企業基礎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物質基礎,即生產力要素中的生產資料、勞動工具,如技術裝備、規模基礎、資源供應,并采用了智能化程度等指標;企業發展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科技創新、能源環保、服務水平、物流效率等,以及反映企業經營特色的多元化、國際化指標;企業經營績效競爭力板塊主要考慮企業競爭力的現實表現,如利潤總額、利潤率、負債率、速動率等指標。
本次參與競爭力評級的對象共有108家鋼鐵企業,合計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8%。其中,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極強)的鋼鐵企業有14家,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有26家,競爭力評級為B+(競爭力優強)的鋼鐵企業有43家。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成立于1972年,是國家級行業規劃研究和工程咨詢事業單位,也是目前冶金工業唯一專門從事鋼鐵工業發展規劃及戰略研究的一類事業單位。自2011年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連續8年研究發布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序、評級。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及其前身“寶鋼集團”)每年均入選最高等級競爭力鋼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