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14日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QFII總額度翻倍將更好地滿足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需求。這是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積極信號,為外資進入境內資本市場拓寬了道路,更多優質長線資金入市亦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釋放對外開放積極信號
在此之前,QFII總額度是1500億美元。外匯局公布的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9日,批準的投資額度為1010.56億美元。這意味著,目前QFII額度尚處在未用完的狀態。
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QFII額度增加顯示出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姿態,“如果當前額度緊張,那么提高額度是現實、迫切的需求;但如果目前額度有富余,這一政策更多地是信號作用。”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說,增加QFII額度是金融業擴大開放中的一部分。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我國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措施,其中包括金融業領域的擴大開放。
適應外資加大配置A股需求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穩步發展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A股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資越來越有吸引力。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外資凈流入我國股市的規模大幅度增加。“去年凈流入股市外資達到3000億元,今年預計外資流入股市會進一步增加,6000億元是可以預期的。”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MSCI、富時羅素集團已宣布將A股正式納入相關指數,這將吸引大量境外機構投資者,包括境外央行、主權基金、養老基金、家族基金等,被動或主動配置A股資產。近期已有不少境外機構通過托管行等渠道提出,有增加QFII額度的需求。
“隨著準入和產品方面的制度進一步完善,我們也非常期待今年資金流入量明顯提升,可能會超出原有額度。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大勢已定,我們也會順勢而為,積極準備申請新增額度。”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QFII業務負責人房東明表示。
管濤認為,在額度使用完之前,就提前提高QFII額度,也是為了給國際機構投資者更好的預期和信心。“去年關于QFII一系列管理辦法的修訂,簡化了程序,提升了外資進入的便利化程度。本次提升額度,將進一步鼓勵外資投資中國金融市場。”
帶來多少增量資金尚待觀察
當然,QFII額度增加1500億美元,并不等于這些額度會立即入市。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說,QFII額度增加只是“將路修得更寬”,實際能帶來多少增量資金還有待觀察。
趙慶明預計,境外機構在額度申請方面應該還是會比較踴躍,具體操作上則取決于QFII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判斷。目前QFII資金主要投資于股市,其次是債市。此外,QFII資金一般都是美元,因此也會結合匯率因素綜合考慮。
“海外投資者增加在境內股票和債券方面配置的大方向不會變。”房東明認為。他同時提出,若監管能夠進一步開放QFII、RQFII項下的投資產品限制,比如允許投資境內私募基金、商品、期權等多元化產品,也會提升海外機構追加額度的積極性。
至于QFII青睞的投資領域,謝亞軒認為,境外機構投資者多為長期投資者,投資風格比較穩定,更注重價值投資,更多是從配置角度看待中國權益資產,銀行、公用事業、食品飲料板塊比較符合其投資理念。債券方面,境外機構投資者最看好利率債,尤其是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