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費作為我國經濟增長主動力的作用得到進一步鞏固。
盡管2018年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放緩,但消費支出最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3.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2%,增速比上年加快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8.4%,快于城鎮居民。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人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費結構總體是升級的。國際通行指標恩格爾系數這幾年都是下降的,說明居民消費中非實物性支出總體在上升。另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商品消費向高品質方向發展。物美價廉的商品好銷售,但是質量高、價格不菲的商品也開始更多地進入中高收入家庭。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消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的作用,在過去和將來相當時間內非但不會被削弱,而且會越來越重要。
消費升級仍是確定性事件
自2010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56998億元增至380987億元,但增速卻從18.3%逐年放緩至9.0%,2018年首次降到個位數。
中資國信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鄭后成對記者表示,從結構上看,在22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汽車類零售總額是唯一一個累計同比為負的行業,而2018年汽車類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占比達28.62%,可見汽車類消費增速下行是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行的主因。預計2019年汽車類消費依舊承壓,大幅上行概率較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則對記者表示,居民在房地產的加杠桿影響了當期消費,同時也跟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有關,對汽車、家電、智能手機等一些主要商品的消費到了拐點或頂峰,很難有邊際上的擴張,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經過程,長期來看消費升級仍是確定性的事件。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認為,2018年我國提高個稅起征點、增加個稅附加扣除項等改革措施,直接提升了個人的可支配收入,但是從個人收入的增加到個人消費的提升還有待改善。
劉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價格波動,使得人們產生了存量財富可能會降低的預期,進而通過減少當前消費來平衡未來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個人工資收入增加對于消費的拉動作用。
另一方面在于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需要供給結構升級的匹配。除了基本的功能需求,當前人們對于產品的品牌、設計、健康、生態、休閑以及服務體現等軟價值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如果供給升級無法滿足人們新的消費需求,也會抑制消費潛力的釋放。
不過,劉哲同時表示,中國有非常龐大的消費市場,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人口基數和產業縱深決定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放緩,并不代表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下降,而是消費跨期選擇、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所產生的摩擦性消費放緩。
服務性消費迅速增長
根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網上零售占比明顯提高。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9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198億元,增長2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9867億元,增長18.7%。
與此同時,服務性消費占比提高。2018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4%,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占比為44.2%,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寧吉喆表示,發達國家的恩格爾系數在30%以下,我國的恩格爾系數也達到了這個水平。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都增長10%以上,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元,增長將近10%,此外文化消費、信息消費、教育培訓消費、健康衛生消費都在迅速增長。
王軍表示,既要關注增長也要關注貢獻,還要考慮到一些新興消費,特別是服務類消費并沒有完全體現在現有的統計口徑中,因而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消費的全貌。
“還有消費主體的豐富和變化、消費方式的多樣以及科技、金融的支撐對于消費也將有較大的幫助,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方方面面很多政策的出臺都會給下一階段消費的持續增長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2019年的消費會反彈。”王軍說。
章俊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潛力是有目共睹的,廣大農村和中低收入群體有消費升級的需求,而城鎮和中高收入人群有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型的趨勢,這些都是中國消費長期內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
十八大以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以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為單位,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的,已經有4億多人,約1.4億個家庭,他們有購車、購房、閑暇旅游的能力,對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我國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今后潛力更大。要努力滿足最終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增強消費能力,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
鄭后成分析,2019年消費增長仍然面臨不少挑戰,比如2019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可能低于2018年、居民債務率處于高位、美國頁巖油增產致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速下行等,汽車、家電、音像器材類以及家具類消費增長依舊承壓。
寧吉喆表示,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所以要轉變思維,實現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追求更高質量、更好的效益。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來改善生產結構,配合產業結構調整,投資結構也要調整,為了消費而投資,改善消費的基礎設施,這都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使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劉哲建議,未來需要在擴大內需上出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政策,改善人們對于存量財富的預期,升級供給結構,擴大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供給,釋放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