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今年,我省的產業轉型將以鋼鐵行業作為“突破口”,為其他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探索新路,唐山首當其沖。
在前不久舉行的唐山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市長陳學軍在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唐山市今年計劃壓減煉鐵產能413萬噸,煉鋼產能1082萬噸;同時,正確處理好‘減’與‘增’、‘退’與‘進’的關系,通過騰籠換鳥和創新驅動,努力在調整中形成新的產業和競爭力。”
破解“一鋼獨大”的產業結構和粗放發展方式,構建新的工業格局,正成為唐山發展的新思維。
減法“雙手”推動,壓減鋼鐵產能1500萬噸
作為一座因鋼鐵而興的工業重鎮,唐山市歷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都離不開鋼鐵。
然而,在今年兩會上,當“年內計劃壓減煉鐵產能413萬噸,煉鋼產能1082萬噸”的具體數據出現在市長陳學軍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時,與會代表委員們還是真切感受到了“風暴驟起、迎面而來”的變局。“這是一項硬指標、硬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市長陳學軍講出這句話時,語氣堅決。
“是到了必須動真格的時候了。”唐山市人大代表、市環保局局長張有悅向大會提交的一份《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顯示,2013年,唐山市重度污染以上天數82天,高出全省0.6個百分點左右,一直處于74個重點監控城市空氣質量狀況較差的前10位城市之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監測值是全省平均值的近2倍。
“究其原因,結構性污染居要素之首。”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唐山全市鋼鐵產能達到1.4億噸,占全省的一半;全社會能源消費量達到9794萬噸標準煤,占全省的32.5%;鋼鐵、電力、煤炭、建材、焦化、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的能耗,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高達95%。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31.8萬噸和39.2萬噸,均居全省首位。
“基于我市重化產業結構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現狀,國家和省下達給我市壓減過剩產能和治污減排任務在省內和全國同類城市中最重,工作量最大。”張有悅表示,目前形勢下,唐山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做好“減法”勢在必行。
如何做好“減法”?多數代表委員認為,利用市場機制和環保約束做好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大有可為。“強化環保約束,是倒逼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的有效途徑。我們呼吁盡快完善懲治環保違法的法律法規,解決由于環境違法成本過低加劇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一個規范運行、嚴格環保治理的鋼鐵企業,其一天的脫硫費用為5萬元-6萬元。而違規企業根本沒有環保投入,個別鋼企甚至沒有審批和環評手續。當前,鋼鐵企業微利運行,不上環保設施或有環保設施不規范運行的鋼企利潤會高些,甚至催生了守法者吃虧、違法者獲利的扭曲現象。
對此,唐山明確提出,今年要落實好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實行五個行業“一企一證一卡”排污總量控制模式,全面啟動懲罰性和差別價格措施。重點工業區和企業配齊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實行24小時在線監測。發揮好公安環境安全保衛支隊的作用,嚴厲打擊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
“我們將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細化和落實好過剩產能化解方案。”唐山市人大代表、發改委主任龐秋原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嚴格執行能耗限額、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和差別電價、水價政策,倒逼不達標產能退出市場。”他認為,只要牽住了環保這個“牛鼻子”,剩下的交給市場。只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解決了政府越位、缺位、錯位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政府和市場“雙手推動”的作用,形成化解過剩產能的長效機制。
加法延伸鏈條,發展耗鋼企業500家
“從上世紀末開始,唐山的鋼鐵產業便一直在‘挺硬’和‘硬挺’兩極間徘徊。”談及唐山鋼鐵產業的發展軌跡,唐山市人大代表、市工信局局長盛新豐感慨良多,“在很長一個階段里,現有鋼鐵產業不僅對保障全市財政收入、安置就業和促進城鎮化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為我們今天的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盛新豐看來,鋼鐵產業存在本身不是問題,因為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產品。“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產業也都是以重工業為主,關鍵在于產業產品的層次,在于通過科技創新,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具體到鋼鐵,就是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延伸產業鏈條,發展耗鋼產業。”
“唐山具有發展耗鋼產業的基礎,具備原材料先天優勢。但近些年鋼鐵企業在利益驅動下,只注重產能的擴張,對鋼鐵深加工關注不夠,滿足下游用戶不同層次需求的意識不強,發展耗鋼產業的決心不大。”盛新豐承認,對比浙江等先進地區,此前唐山在耗鋼產業發展方面確實差距明顯。“杭州市蕭山區本無鋼鐵資源,卻形成了機械、機床、泵閥、消防器材、五金工具等7大類40多個子行業的耗鋼產業集群。僅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就達到392家,比唐山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還多46家。”
面對差距,唐山決心急起直追。今年的唐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關于鋼鐵產業向深加工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全年安排技改專項資金1億元,實施重點技改項目500項。年內,每個縣(市、區)都要謀劃1-2個商品制造園區,全市新發展耗鋼企業500家以上、商品制造企業200家以上,消耗本地鋼材達到粗鋼產量的20%左右。
據介紹,下一步,唐山市將按照鋼鐵產品就近、就地延伸產業鏈的思路,加快鋼鐵深加工產業集聚,培育發展一批布局合理、鏈條完善、結構優化、效益顯著、特色鮮明的鋼鐵深加工產業基地(園區)。重點培育和發展遷安重型裝備、遷西住宅鋼結構、遵化礦山機械、豐潤型鋼深加工、豐南采選煤機械、玉田印刷機械、灤縣精密管材、灤南農具及園林具、樂亭船用精品鋼、曹妃甸重型裝備及海洋工程裝備等特色鋼鐵深加工產業基地(園區)。同時積極推進河北鋼鐵集團曹妃甸130萬噸精品焊管物流及深加工項目和唐山天物眾強高科精密管業有限公司年產500萬噸方矩管項目,力爭盡早達產達效。
綜合運算騰籠換鳥,培育新產業格局
“今后的唐山,‘兩高’項目一個不上,過剩產能一噸不增,低效益投資一概拒之門外!”唐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如是承諾。
報告提出,下一步,唐山市產業發展要按照“改造舊的、發展新的、培育好的”要求,堅持“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兩手抓,盡快做強“長板”、補齊“短板”。同時正確處理好“減”與“增”、“退”與“進”的關系,通過騰籠換鳥和創新驅動,努力在調整中形成新的產業和競爭力。
就在唐山市兩會閉幕后不到一周的時間,醞釀已久的《唐山市委市政府關于鼓勵發展鋼鐵深加工產業的實施意見》及配套獎勵辦法,以市委一號文件的形式正式出臺。《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財稅扶持、金融服務、土地政策傾斜、資源優先配置等形式,推進鋼鐵工業由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轉變,加快產品由中端向末端、由末端向商品的邁進,再造鋼鐵產業競爭新優勢。
有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唐山市還將下大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讓更多的‘唐山制造’、‘唐山創造’走進千家萬戶。”唐山希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的機遇,進一步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規模,促其邁向高端化、規模化和集群化。
在新的一年里,唐山將確保軌道客車擴能、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等20個重大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為此,今年唐山市本級財政將安排科技貼息資金500萬元,新建市級以上大型企業研發中心30個,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實施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0項。力爭經過三年努力,超過70%的規模以上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唐山產業調整的路線圖令市人大代表、唐山報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希會感到振奮:“報告提到要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同時,重點提出了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興服務業,這是大勢所趨。”
作為我省第一家電子商務上市企業,報春電子商務創業7年來已經積累國內外鋼鐵上下游客戶15萬家,形成了鋼鐵的大數據庫、客戶需求庫及鋼鐵市場價格數據庫。
“初期我們主要給客戶提供信息咨詢、數據價格報告、計算機技術服務,隨著電子商務深度發展,我們于2011年著手打造了型材、建材現貨交易平臺,隨后又于2012年在曹妃甸與港口合作打造曹妃甸國際鐵礦石交易平臺,現在這個平臺已經成為我省電子商務重點扶持項目。”晏希會表示,2014年該公司將重點打造省級電子商務基地,“目前我們已經和豐潤、遷安、開平、曹妃甸、寧波、天津等地的多家鋼廠物流倉儲加工庫合作,共同打造由鋼鐵物流倉儲與移動互聯網、金融業合作的電子服務及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