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中國冶金報社首次與金融組織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了發展史上的一次突破。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出席簽字儀式并講話。中國冶金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陸聞言、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王鳳海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簽字儀式由中國冶金報社黨委書記陳貴民主持。
張長富在講話中指出,雙方的合作是一種創新、一種嘗試。他對期貨產業的“主力軍”大商所和鋼鐵行業的重要媒體力量中國冶金報社的合作寄予厚望,并提出了三點希望。
第一,希望雙方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共同努力,破解行業發展難題。當前鋼鐵行業發展主要面臨三方面的難題: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環保的嚴峻挑戰、鐵礦石資源的制約。正是第三個難題把雙方聯系起來。兩個單位的攜手是一種象征,象征兩大產業的緊密合作,雙方要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大商所要通過期貨產品為鋼鐵產業的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提供避險工具和套期保值的手段,正面支持鋼鐵產業,打破期貨虛擬經濟的神秘感,讓它扎根于行業、服務于行業。
第二,希望雙方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的精神,要拓寬視野、轉變觀念、切實轉變作風。鋼鐵是全國工業領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其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是非常重要的。扎根鋼鐵行業這片肥沃的土地,既可以培育像寶鋼這樣優秀的企業,也可以培育《中國冶金報》這樣一流的媒體,還可以產出像鐵礦石、焦炭、鐵合金、熱軋板、線材螺紋鋼這些優秀的期貨產品,關鍵是要轉變作風、轉變理念,要實干。
第三,希望雙方堅持“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夯實合作的基礎,充實合作的內涵,把合作變成可持續的長久合作。
陸聞言指出,2011年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先后推出了焦炭、焦煤和鐵礦石期貨,為鋼鐵企業在原材料市場風險規避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是,期貨對于鋼鐵行業而言還是一個新事物。鋼鐵行業需要時間去了解和適應期貨的交易規則和模式,需要經歷一個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會用到應用自如的過程。因此,作為期貨行業內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大連商品交易所與中國冶金報社的合作可以起到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作用。
陸聞言強調,當前,我國鋼鐵企業的市場化意識有待提升,利用金融產品規避經營風險的能力有待加強。作為冶金行業唯一的權威媒體,《中國冶金報》將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共同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引領行業發展,助推金融行業和期貨衍生品市場拓展鋼鐵產業鏈價值,助推鐵礦石、焦煤和焦炭期貨的發展。
王鳳海表示,焦煤、焦炭和鐵礦石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內期貨市場已經成為重要品種板塊。2013年,這3個品種的成交量占大商所同期所有商品期貨成交總量的21.7%,成交額占比為44.7%,其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已得到發揮。
王鳳海同時指出,大商所在與企業的交流中深切地感受到,與農業企業相比,部分鋼鐵企業目前對市場風險的管理意識還比較欠缺,冶金企業運用現代化金融工具規避風險的能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契機。大商所將利用與中國冶金報社合作的機會,把產業服務做實、做透,使鋼鐵企業能夠用上和用好期貨工具,使期貨工具在企業管理和企業轉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大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中國冶金報社中層以上領導參加了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