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013年焦化行業信息發布會暨2014年市場運行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2014年,焦化行業的首要任務是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化退出機制,提高產業集中度。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在發言中指出,2013年,我國焦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約為74%,增產不增效、高成本低效益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一是焦化產品的產量繼續保持增長。2013年,我國焦炭產量為4.76億噸,同比增長8.1%。二是焦化產品進出口貿易有所變化。2013年,全國焦炭出口467.3萬噸,是2012年出口量的4.6倍;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下降45%。三是煉焦煤供需基本平衡,市場和價格的波動尤其是大起大落的狀況得到了有效調整。四是焦化市場運行基本處于頻繁波動的狀態。五是新增焦化產能提升了技術裝備水平,優化了產業結構。六是焦化行業增產不增效、高成本低效益的狀況仍未改變。近3年來,焦化企業每年的虧損面都在40%左右。
崔丕江指出,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焦化行業和企業將面臨深化改革、優化結構、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等嚴峻挑戰。2014年,我國焦炭產量將保持小幅增長的趨勢。下一步,焦化企業和相關單位要加大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以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要實現全面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的預期目標,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三個重要方面。他強調,企業要充分考慮和認真研究商業模式創新這一戰略問題,要與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穩定的互利互惠關系,利用和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構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新模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在發言中表示,根據2014年鋼鐵產量的變化情況,預計煉焦煤的需求可能小幅增加。但是,隨著前期煤焦企業改造升級的陸續完成,煉焦能力在2014年將大幅提高。在焦炭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焦化行業要密切關注鋼鐵產量、貿易資金流、物流運輸、煤炭價格等上下游行業的變化。
會上,來自河北、山西、山東焦化行業協會的代表介紹了本地區的行業運行情況,并對2014年區域市場運行進行了預測。來自國家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以及鋼鐵聯合企業、焦化企業、市場研究部門的18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