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唐山市生態辦公開約談第四批次“炮點”企業和未落實減排管控企業。約談會上通報了包括兩家鋼企在內的8家企業成為污染高值“炮點”企業;涉及三家鋼企未落實運輸車輛限行管控;古冶區燕南水泥未執行市環保指揮中心停產管控指令。
6月15日,記者從唐山市大氣辦獲悉,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對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執法檢查中發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反饋。
據悉,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錯峰生產方案不科學。涉及九家鋼企錯峰方案未對無組織排放進行管控,存在方案不規范問題;唐山玉螺水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錯峰生產方案與實際情況不符。
二是應納而未納入錯峰生產清單。唐山金方圓骨質瓷制造有限公司,屬于建材行業,未納入錯峰生產工業企業清單。
三是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落實不到位。涉及六家鋼企在應急響應期間有重型車輛出入。
6月19日,唐山市生態辦公開約談17家“炮點”鋼鐵企業和未落實減排管控企業,以及灤州市及古冶區政府。
約談會上,市生態辦通報了5家鋼企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污染高值“炮點”企業和包括古冶區政府省控點、灤州市2個省控點。未落實6月份限產管控指令的鋼鐵企業1家;未落實限行任務的鋼鐵企業8家。
被約談企業環保負責人現場表態誠懇接受約談要求,表示認真反思問題,杜絕一切客觀理由,會后將上報主管領導,立即查找問題,不折不扣地進行整改,最大限度限產減排,大幅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從嚴執行市政府各項有關限產減排要求。
會議要求,被約談企業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正視自身問題,切實可行地采取一切必要的嚴格措施,落實好相關領導夜查帶班制度,面對暴露出的問題高標準整改。同時,要強化完善企業監測體系建設,主動擔當企業社會職責,規范各個工序生產和環保管理,以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綠色發展的根本,為我市打贏大氣環境防治藍天保衛戰貢獻應有的力量。
6月20日傍晚,市生態辦公開約談6月19日夜間至20日上午未落實市政府6月份減排管控指令的“炮點”企業,某2家“熟臉”鋼鐵企業仍在其列。
當日,被約談的二氧化硫超高值企業和點位有:三家鋼企及開平省控點;一氧化碳高值企業涉七家鋼企;兩日內未落實限行任務的企業涉七家鋼企。未落實6月份限產管控指令的企業涉5家鋼企及燕東水泥、泓泰水泥。未落實限行任務的企業涉七家鋼企。
市生態辦負責人通報并約談有關企業后強調,多次未執行管控措施的“熟臉”鋼鐵、焦化、水泥企業要認真反思,嚴格落實限產及運輸車輛限行管控;要以具體行動和實打實的動作,無條件地堅決落實好各項管控措施。
6月21日下午,唐山市生態辦對8家環保問題企業進行約談。約談會上,市生態辦對這8家企業存在的環保問題進行了通報:20日夜間至21日上午,二氧化硫高值企業有:大唐熱電、黑貓炭黑、三興化工;一氧化碳高值企業涉2家鋼企。20日9時至21日9時未落實6月份管控指標的鋼鐵企業涉3家。20日未落實限行任務的企業涉1家鋼企。
被約談企業環保負責人現場就前期環保隱患排查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匯報,并表態誠懇接受約談要求,表示認真反思問題,做好自查自糾,杜絕一切客觀理由,會后將上報主管領導,立即查找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折不扣地進行整改,最大限度限產減排,盡一切可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從嚴執行市政府各項有關限產減排要求。
會議要求,被約談企業一定要認清當前形勢,履行好社會責任,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正視自身問題,切實采取一切必要的嚴格措施,在產能上該壓的壓,該限的限,對存在的問題抓緊徹底解決。同時,要強化完善企業監測體系建設,主動擔當企業社會職責,規范各個工序生產和環保管理,力爭在最快的時間內達到環保任務指標。
據了解,唐山市日前在《關于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有關情況的匯報》的文件中指出唐山市6月1日—20日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821,不降反升11.65%,在全國168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在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原因闡述中,限產未減產被視為一個重要方面。其中,部門鋼鐵、水泥企業超負荷生產,廢鋼產量增加,裝備規格超標,停限產不到位為四個主要方面。經市級檢查,6月份31家企業未落實強化監管措施。如唐鋼北區、唐鋼不銹鋼燒結機停產比例未達到50%,古治區六九水泥、燕南水泥窯體和廠房內溫度偏高,涉嫌未按要求停限產。
此外,文件指出,唐山市揚塵問題突出,1—5月份,省級以上檢查發現的揚塵問題有897個,占問題總數的39%。當前,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壓力巨大。一是今年是建國70周年,國家將舉行系列重大活動,對空氣質量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6月19日安排專門人員注意摸排重點行業產量、用電量和去產能情況。下一步,唐山市將加大工業企業減排力度。首先,加大停限產力度。擬從現在起到7月底,績效評價為A類的首鋼遷鋼,沿海區域的首鋼京唐、文豐鋼鐵、唐鋼中厚板、德龍鋼鐵、縱橫鋼鐵、燒結機(球團)、高爐、轉爐、石灰窯限產20%;除此以外,全是其他鋼鐵企業燒結機(球團)、高爐、轉爐、石灰窯限產比例不低于50%,高爐要扒爐停產。其次,置換產能按時停產。第三,復核重點企業在線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