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連鑄坯均質化這一國際冶金界產品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我國有了新突破。7月2日,由中天鋼鐵和上海大學共同完成的PMO(脈沖磁致振蕩)—EMS(電磁攪拌)組合調控高均質化矩形坯連鑄技術通過了由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成果評價。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領銜的評審組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可大幅提高鑄坯均質化效果和穩定性,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評審組認為,該技術主要有以下兩個創新點:一是將PMO線圈安裝于矩形坯足輥下方,利用磁致過冷效應,促進固液界面形核;二是在PMO線圈下方,通過優化EMS位置,利用其攪拌作用,將晶核均勻分布于鑄坯液芯中,防止晶核集中堆積于鑄坯外弧,從而提高鑄坯組織和成分分布對稱性。
該技術在中天鋼鐵實現工業化應用,軸承鋼、齒輪鋼和高碳工具鋼等220毫米×220毫米矩形坯的等軸晶率分別提高了40%、108%和95%。應用結果表明,該技術對小批量多鋼種的特鋼連鑄生產適應性強、效果穩定,且能耗低于常規末端電磁攪拌,屬于綠色節能的凝固均質化技術,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PMO-EMS組合新型技術在中天鋼鐵實現持續且穩定的工業化應用,效果非常明顯,因此得到了評委會專家的高度肯定。”干勇表示。
據悉,2016年6月,中天鋼鐵與上海大學合作開發了PMO-EMS組合調控高均質化矩形坯連鑄技術,并在中天鋼鐵實現工業化應用。2017年~2018年,該公司在該技術支撐下先后研發并生產出高品質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工程機械用鋼、合金高壓鍋爐用管坯鋼、非調質鋼等特殊鋼產品31.91萬噸。據該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采用該工藝后,中天鋼鐵優特鋼產品質量均勻性、穩定性大幅度提升,助推企業開發高端客戶,向高端特鋼領域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