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昨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為三個月高點,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4月份以來首現回升,表明經濟運行緩中趨穩。
“7月份PMI指數小幅提高,表明經濟下行態勢趨緩。受市場需求變化拉動,生產經營活動出現恢復跡象,表明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諸多分項指數也紛紛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和在手訂單指數均有所上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也上升0.2個百分點至53.6%。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二季度以來減稅降費落地,為制造業減稅力度較大,有助于緩解制造業成本壓力,提振市場信心。”
當日一并公布的非制造業PMI數據進一步印證經濟趨穩的判斷。數據顯示,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非制造業總體保持較快擴張。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表示,7月指數回落,存在短期因素影響。長期看,非制造業PMI仍運行在較高水平,穩健運行格局未變。此外,就業活動回升,暑期消費向好,新興服務業表現活躍,都傳遞出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
盡管制造業PMI小幅回升,但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回穩基礎仍需大力鞏固。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下半年穩增長政策有望加大力度。
今年以來,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都處于低位,上半年累計增速均僅為3%,顯著低于5.8%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定制造業投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劉學智表示,穩投資是下半年重要工作,預計穩定制造業投資將加大定向支持力度。積極政策將有助于制造業走穩,未來制造業PMI有望回升到榮枯線以上。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傳遞出政策層布局農村消費、加碼新基建的意圖,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立足深挖國內需求、以供給側改革穩需求,后期各項擴大需求的政策預計會陸續推出,供需兩端有望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