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前成本占據鋼鐵企業生產總成本的75%以上,是鋼鐵企業提升成本控制力的最大著力點。今年初以來,河鋼邯鋼煉鐵部牢牢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技術降本優勢,積極開展了鐵前成本對標勞動競賽,眼睛向內、深挖內潛,通過穩定高爐操作、提煤比降焦比、優化配礦結構等降低噸鐵成本,實現低成本冶煉,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一是精細管理。他們狠抓原料延伸管理,優化高爐操控參數,堅持標準化操作,嚴格管控有害元素,精準把控特殊爐況,提升高爐駕馭能力,實現了均衡、穩定、高效生產和效益最大化;做好原燃料保障工作,通過落實穩定品種、穩定結構、穩定質量、穩定燒結生產全過程等措施,給高爐創造良好的外圍環境;做好原燃料平衡工作,通過落實監控污泥有害元素、抽查燒結熔劑、監督固體燃料破碎等工作,保證燒結礦產量、質量,為高爐穩產創造相對穩定的外圍條件;進一步提高風溫,全廠風溫提高到1160℃。
二是提高煤比。針對目前原燃料條件大幅變化和降低成本帶來的不利影響,他們持續走學習創新之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吸收借鑒經驗,拓寬思路。技術人員大膽探索高爐操作方案,逐步調整操作制度,提風溫、停加濕,上部裝料制度與下部送風制度相結合,改善煤氣流分布,全廠煤氣利用率49%以上、煤比140kg/t以上,僅此,噸鐵降低成本12.39元。
三是優化結構。他們積極應對市場,改變高價礦配比偏高現狀,增加低價料用量,在確保有害入爐元素可控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廠內雜廢料,增加窯渣配比;同時,將燒結礦SiO2控制目標從5.1%調高到5.35%,控制A礦用量降低到8%以下,增加B系粉配比,窯渣逐步增加到2%以上;此外,主動配吃低價焦炭,2000級高爐使用50%二級干焦或準一級焦,替代一級冶金焦,進一步加強有害元素管控,在有害元素受控基礎上,增加污泥、鋼渣等常備雜廢料配比等,進一步降低成本,噸鐵成本降低了4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