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工信部,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媒體通氣會上,國資委財管運行局副局長劉紹娓介紹稱,2019年,國資委建立逐月監測機制,逐家跟蹤清欠進展,堅決糾正隱性拖欠、拖延清欠等問題,督促中央企業落實責任、加快進度,確保民營企業欠款應付盡付、應付快付,清欠工作不留死角、沒有盲區。
劉紹娓表示,截至目前,2018年底前的民營企業無分歧欠款已基本“清零”,清償進度達到99.4%。中央企業累計清償欠款1456億元,其中無分歧欠款1208億元。2019年也沒有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以前年度少數基層單位拖欠的8.2億元農民工工資,已于今年1月份全部“清零”。通過實施應付賬款控制和清欠工作成效“雙考核”,存量欠款和新增拖欠“雙管控”,目前中央企業已完成清欠主體工作任務,基本實現國資委要求的“雙清零”目標。
下一步,國資委將以防止邊清邊欠、前清后欠為重點,著力推動清欠工作從“治標”向“治本”轉變,督促中央企業牢固樹立誠實守信、依法治企的理念,從合同條款、業務流程、管理機制、考核導向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切實防范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拖欠賬款,努力作重合同、守信用的表率,打造與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上下游分工合作、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實現國民共進,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劉紹娓表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站在鞏固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高度,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以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為契機,支持和帶動民營企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