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四川、河南兩省在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的相關資料顯示,兩省擬在2020年1月2日合計發行專項債875.71億,其中四川356.71億、河南519億。
考慮到1月1日為元旦假期,1月2日為新年首個工作日,兩省均為開年首發。此前四川省財政廳公布,財政部提前下達四川省部分2020年專項債券新增額度624億元。據此測算,本次發行規模約占提前批額度的57%。河南尚未公布相關額度情況。
從專項債類型,四川專項債類型包括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等九類。
河南519億專項債分布在6個領域,其中社會事業、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兩類規模占比較大。
由于單個項目規模較小,專項債項目數量較多。
據記者檢索,目前尚沒有專項債作資本金的案例,不過“債貸組合”形式較多。比如四川自貢市富順縣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總投資15.9億,其資金籌措方案是這樣的:
1)項目資本金8.1億,占比50.94%,主要由業主單位自籌和財政資金調撥。
2)銀行貸款1.2億,占比7.55%。借款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7%,還款來源為項目運營收入。
3)擬發專項債6.6億,占比41.51%,2020-2022年分別擬發行2.5億、2.5億、1.6億。
今年9月份的國常會上,專項債政策進行創新。會議要求,(提前下達部分2020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以省為單位,專項債資金用于項目資本金的規模占該省份專項債規模的比例可在20%左右。二是明確專項債使用范圍拓展到交通、生態環保、職業教育、托幼、養老等10個領域,但不得用于棚改、土儲等領域。12月,財政部提前下達各地專項債規模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