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0日起,雄安新區安排首批28個項目開(復)工驗收,2月底預計進場工人將達近萬人。截至17日,雄安新區16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56家,復產率33%。
重點項目:按時完成施工進度
在雄安新區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項目經理翟瑞明正在安排各種復工事項。“春節期間工地上有50多名工人施工,近期還將新增部分工人。”翟瑞明說。
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是雄安新區起步區北部重要的洪水防線,右堤容城段治理總長度19.2公里,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
在施工現場,十幾臺大型機械正在進行破除大堤原有倒虹吸工程,未來這里將建設單孔過水斷面更大的倒虹吸工程。
工地宣傳牌上,“主動接受體溫監測、住宿區內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餐廳采用分餐制、手機和鑰匙使用75%酒精擦拭……”等內容甚是醒目。
據翟瑞明介紹,針對疫情防控,該項目實施封閉式管理,生活區定時消毒,參建者每天測量體溫,并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進行疫情監測、檢測、排查、預警等工作。為避免交叉感染,施工單位將工地生活區分為綠區、紅區和黃區,并設立觀察室。
由箱式板房組成的生活區內,每個板房內設一張雙層單人床,還有電暖器、電視機以及各類生活用品。剛剛為生活區噴灑完消毒液的綠區區長杜文軍正在從一輛面包車上搬運消毒液、清掃工具等生活物資。“我們每天都在儲備這些物資,為全面復工做準備。”杜文軍說。
翟瑞明表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工程總工期不變。為完成施工進度,項目將加大投入,由原規劃的7套塑鋼模板增加到12套,7個施工隊增加到10個,施工設備再增加10臺,確保在6月底汛期到來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記者走訪了解到,雄安新區一些未復工項目也在積極做好復工準備。
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經理陳昊這個春節并未回家,他先后組織了7次視頻防控工作會議,制定防控方案,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各項制度。項目部購置了儲備充足的口罩、消毒液、紅外測溫儀、體溫計、防護服、洗手液等防控物資,保證節后復工返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項目辦公室主任夏明威表示,該項目有500余名工人,計劃分三批返回復工,首批復工人員約100人。
復產企業:“轉型”生產口罩全部用于捐贈
除了做好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驗收,雄安新區還積極組織企業復產,尤其是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及輔材輔料企業。
位于雄安新區雄縣的河北華勝塑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醫療機械的企業,僅用10天“轉型”生產口罩。作為雄安新區最早復產的3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之一,2月3日,該公司的口罩成功試生產。2月7日,首批2萬只口罩正式下線。目前日產口罩2萬只,且全部捐贈,用于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該公司負責人劉克鋒說,車間內已有3臺機械在生產口罩,未來幾日還將有兩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械投入使用。
劉克鋒表示,“為了抗擊疫情,公司在這期間生產的口罩全部捐贈。等疫情結束后,將不再生產口罩。”
據介紹,河北雄安新區在研究制定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督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針對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原材料、上下游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復工復產流程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協調解決。針對部分企業轉型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產品,解決相關醫療產品生產許可等問題,保證企業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