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廠、能源專家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價下降5%將有助于大量企業增強復工復產信心,降低成本,新興產業受益程度更大,用電量也有望相應上升。
此次階段性降電價措施,降價范圍包括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現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的所有電力用戶。電網企業在計收這些電力用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包括已參與市場交易用戶。降價時間從2月1日起至6月30日,執行5個月。對于之前用戶已交的電費,電網企業要按照降價標準退費或抵減。
浙江慈溪一家民營模具企業負責人楊先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雖然我的企業規模不大,電費連續5個月打95折,累計也能省下上萬元。”
“這次降電價包括了大工業電價,一些用能較大的新型產業受益程度更大。”一家大型發電企業區域負責人對上證報記者介紹,以大數據企業為例,電費通常在運營費用中占比超過70%,企業年用電量通常以千萬千瓦時計算。此外,鐵路、通訊類企業也是用電大戶。
國網公司預計,減免非高耗能大工業企業電費的5%,惠及電力客戶超過40萬戶,減少客戶電費支出超過230億元。減免非高耗能一般工商業企業電費的5%,惠及電力客戶超過4200萬戶,減少客戶電費支出超過134億元。延長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期限,惠及電力客戶超過40萬戶,減少客戶電費支出超過125億元。
南網公司表示,降低除高耗能行業以外的一般工商業和大工業企業電費5%,惠及轄區內企業超過760萬戶,減少企業電費支出約74億元。落實已出臺的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將減少企業電費支出約32億元。
“對于我們發電企業的影響總體也偏積極。”上述電廠人士表示,兩家電網公司均表示減免電費由其承擔而不向上游企業傳導,這樣一來電廠最主要的壓力就剩燃煤成本,目前這部分成本相對可控。受疫情影響,近期電廠的發電量較往年同期減少了30%,隨著電價階段性降低,復工復產比例逐漸提高,電廠的發電量也有望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階段性降電價對于整個社會復產復工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也兌現了之前的要進一步降低工商業用電成本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