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疫情”的宏觀經濟政策走向 |
當下時疫,對于宏觀經濟產生了很大壓力。為了防患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實現預期經濟增長目標,預計決策層逆周期調節力度將會較大超出預期,由此產生全年鋼材市場重大影響。因此,研究分析“戰疫情”之下的宏觀政策走向,對于準確把握鋼材市場形勢,科學生產經營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整體來看,疫情持續時間長短,對于宏觀經濟將會產生程度不同影響。如果疫情能夠在一季度內結束,尤其是在2月末出現明顯消散,對于經濟影響就不會太大,經濟生活將迅速回歸正軌,樂觀一點,還會出現V型反轉。如果疫情短時期內不能結束,持續到二季度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尤其是制造業將會遭遇長遠性重大負面性影響,將如專家所言,即所謂“傷筋動骨”。這種情況下,包括鋼材需求在內的整體商品需求都不容樂觀。
為了防患第二種局面的出現,決策層在打好“戰疫”的同時,一定會在“逆周期”調節方面做足文章,甚至會有某種程度的“矯枉過正”,以便留有余地,對沖未曾預料的不確定性沖擊。由此預計,今后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將明顯超出預期,其對中國鋼材市場的影響將不言而喻。
一、財政政策更加積極
本來,為了化解先前貿易戰引發的經濟下行壓力,決策層已經實施了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而目前及今后的“戰疫情”額外需要,將使得中國財政政策更為積極。預計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擴大財政支出。如擴大抗擊時疫方面的衛生醫療開支;擴大基建方面財政資金支持;擴大復工和一些困難企業的補助開支等多方面的開支;擴大穩就業的補助與降負開支等。預計各級政府這些方面的開支將大幅增加,包括有可能發行數量巨大的專項債券。這方面的開支數額巨大,可能會超萬億元,最終形成直接或間接的社會購買需求。比如專家提議今年特別國債的發行數量要不少于1萬億元
2.進一步減稅減費。最近有些專家已經給出這方面的多項建議,比如高速公路免費、減免一些企業營業稅、增值稅、保險費、公積金、房租等。預計這些建議會得到程度不同的采納。
3.提高財政赤字率。在擴大開支的同時,稅費相對減少,其財政資金缺口如何解決?一個重要途徑是提高財政赤字率。有權威機構建議2020年中國財政赤字率可以提高至3.5%。如果財政赤字率提高至3.5%,財政部門可以獲得7000億元額外資金。當然,在籌措資金方面,還有上面所會提到的增發專項債券。
上述一些措施,有些雖然還只是建議階段,但估計會有程度不同的采納,相繼成為政策,下發各地具體實施。
二、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
應該說,過去一年來中國貨幣政策是趨向寬松的,主要表現之一在于存款準備金率的不斷下調,由此不斷釋放出巨額資金。據統計,2019年末,全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7%,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7%,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略高于GDP名義增速,全國工商企業融資條件有較大改善。
今年爆發“新冠”疫情后,為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舒緩企業資金困難,遏制經濟下行勢頭,2月份的半個月內,人民銀行僅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就投放了3萬億元的流動性,由此引發了實際利率的下降。據有關資料,目前(今年2月中旬)中國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自今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20多個基點,跌至2.87%。有關專家預計,今后幾個月內,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將會總計會下調50個基點。
鑒于現今中國五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高出美國同類債券100多個基點,更高出同期零收益率或負值的德國和日本國債,所以這方面還有較大的操作空間。預計上半年內金融機構存款基準利率將會向下進行調整,也就是說,今后存在貸款利率全面下降的可能。
三、全力推動復工復產
今年全國經濟局勢如何?除了取決于疫情時間長短,還在于疫情緩解之后復工復產進度與力度。因此,各級政府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勢必成為今后宏觀政策的重要內容。一段時間以來,在有關部門促進下,中央企業所屬4.8萬戶子企業,復工率為86.4%,其中生產及對外經營性子企業2萬余戶,復工率為88.4%。預計今后復工復產將全面展開,速度與力度進一步提升。受其影響,全國鋼材的需求旺季也會隨之到來。
由此可見,在決策層逆周期調節超預期的推動下,2020年中國鋼材市場供需兩側繼續擴容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整體形勢謹慎樂觀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甚至還有增強。預計今年內螺紋鋼主力合約圍繞3600元/噸中間價位寬幅震蕩,依然不具有持續性單邊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