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遼寧省鞍山市,疫情防控仍形勢嚴峻。“復工在即,蕭山機場項目所需鋼材卻滯留在鲅魚圈港”的一條信息,讓鞍鋼營銷人員再也坐不住了。當天,鞍鋼股份中厚板事業部、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鞍山鋼鐵德鄰陸港等各方人員坐到了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現在走海運根本行不通。”“汽運的話,距離太遠,要穿過那么多省份,防疫風險太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將存放在鲅魚圈港的客戶急需的663噸鋼材轉為汽運,連夜組織保供車輛近20輛,將鋼材直接送到杭州;另一方面尋找替代碼頭,調整海運配送方案。
僅兩天,2月20日晚9時,5輛載有近150噸鋼材的鞍鋼運輸車在鲅魚圈高速路口集結完畢。因為路途較遠,時間緊迫,車隊隨行8名司機,都是身強體壯的小伙子,今年41歲的邸偉是里面年紀最大的,也是車隊的隊長。
由于疫情期間高速路口檢查手續繁多,一直排到夜里12點,邸偉他們才駛上高速。
車隊穿過遼寧、河北,途經天津、山東、江蘇、浙江,一路向南。一路上,所有服務區停業,只留下衛生間可用。他們除了去衛生間,吃飯、睡覺都在車內。“路上關卡重重,感冒是絕對要不得的。”每次睡覺休息前,兄弟幾個都要互相檢查車內溫度,蓋好被子,關好門窗。
“38通過。”“52通過。”“全部通過。”5輛車連在一起將近100米,每次通過關卡,大家都會在群里匯報一聲。進入浙江,疫情檢查級別更加嚴格。8個人,挨個用手機掃描健康二維碼,識別近期個人移動軌跡,確認沒有去過疫區后,才被放行。
2月23日,5輛運輸車安全抵達項目加工現場。至此,首次跨越2000公里的長途運輸任務完成。
與此同時,尋找替代碼頭那邊也傳來好消息,海運的1000噸鋼板也已經通過替代碼頭陸續抵達用戶現場,保證了杭州蕭山機場擴建項目加工現場建設鋼材的持續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