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處于低位
3月初,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產油國限制石油產量以支撐油價的協議破裂,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油價戰”導致國際油價在3月份暴跌。而且短期來看,兩國的這場價格戰暫無“休兵”跡象。
據外媒報道,OPEC輪值主席國上周曾提議召開會議評估油價暴跌的市場狀況,但遭到多數成員國反對,而沙特阿拉伯是最大反對者之一。消息人士稱,許多OPEC成員國認為會議不會有效果,因為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的石油戰需要由各自的領導人來解決。
截至北京時間3月28日收盤,美國WTI5月原油期貨收跌1.09美元,跌幅4.82%,報21.51美元/桶,較上一交易日下跌4.82%,周跌4.1%。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41美元,收于每桶24.93美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5.35%,周跌7.6%。北京時間30日早間,WTI原油期貨更是一度大跌逾7%,最低報19.92美元/桶,創2002年2月以來新低。
機構研報稱,原油價格很難走出震蕩區間,依然延續弱勢震蕩行情。政策頻出和抄底資金給予底部支撐,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需求銳減則繼續施壓油價下行。考慮到沙特阿拉伯開打價格戰至今未見軟化跡象,因此多頭希望渺茫。油市基本面太弱,原油價格承壓明顯。
此外,中宇資訊分析稱,短期全球貨幣和財政政策對風險市場的提振難以惠及原油市場,從市場基本面來看,歐美原油價格或繼續錄得下行。
本輪成品油調價或擱淺
成品油分析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稱,近來由于投資者對美國國會能通過經濟刺激法案持樂觀預期,原油曾一度上漲。不過后期由于沙特與俄羅斯的價格戰未得到有效解決,又令原油掉頭回落,且基本回吐之前漲幅。由此,原油變化率持續在負值范圍內運行。
分析師進一步表示,雖然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機制與原油掛鉤,但2016年1月3日對成品油提出了“天花板價”及“地板價”機制,其中“地板價”機制是指在綜合原油均價低于40美元/桶時,汽柴油零售限價不作調整。而本計價周期以來,雖原油變化率在負值范圍內運行,不過因綜合原油均價持續低于“地板價”,故認為本輪零售限價或不作調整。
據了解,依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每桶40美元即為所謂的“地板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歷5輪調整,呈現“三降二擱淺”格局。汽油價格累計下調1850元/噸,柴油價格累計下調1780元/噸。如果本輪調價窗口擱淺,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將呈現“零漲三降三擱淺”格局。
據悉,下一輪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將于4月15日24時開啟,機構認為,由于國際油價表現依然低迷且無好轉跡象,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觸發“地板價”而不作調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