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國發[2014]14號)今日正式發布。同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對《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表示:“在應該加大兼并重組工作推進力度的行業中,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首當其沖。”
近年來,我國企業兼并重組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在一些規模效益比較顯著的行業中,企業的集中度低,企業小、散、亂的情況突出,缺乏具有規模優勢的大企業集團。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環境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體制機制問題還有待理順。具體來看:一是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審批環節多、時間長;二是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難;三是兼并重組稅收負擔較重;四是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融資手段相對單一。
“《意見》將支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壓縮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轉型轉產。也就是說,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應加大兼并重組工作的推進力度。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更是首當其從。”朱宏任指出。
《意見》提出了三個主要目標:一是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二是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三是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成效。對此,朱宏任指出,《意見》的著眼點在于優化企業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因此在主要目標中并沒有提到具體行業所要達到的集中度的具體目標,而是提出了一個營造有利于企業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的確定目標。
《意見》主要有6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取消下放了一批審批事項。對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事項,取消相關審批。包括取消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事前審核,取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購買出手置換行為審批,對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義務豁免的部分情形取消審批,地方國有股東所持上司公司股份的轉讓下放地方政府審批。
二是簡化部分審批手續。加快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制度,系統梳理相關審批事項,縮小審批范圍。包括實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分類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兼并重組實行快速審核和豁免審核。
三是進一步豐富了企業兼并重組的融資手段。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可轉換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而且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優先股、定向發行可轉換債券作為兼并重組的支付方式,研究推進定向權證等作為支付方式,豐富兼并重組企業融資方式和支付方式。
四是放寬了資本市場的相關管理要求,對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實施兼并事項不設發行數量下限,兼并非關聯企業不再強制要求做出業績承諾,非上市公司兼并重組不實施全面要約收購制度等等。
五是完善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政策?!兑庖姟窂娬{要修訂完善兼并重組企業所得稅特殊性稅負處理的政策,降低收購股權占被收購企業全部股權的比例限制,擴大特殊性稅務處理的適用范圍。
六是加大對企業兼并重組穩定職工隊伍的政策支持。《意見》提出,對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職工隊伍的兼并重組企業給予穩定崗位補貼,所需資金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等。
此外,為了推進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的開展,《意見》特別提出要健全企業兼并重組的體制機制。要消除跨地區兼并重組障礙,清理市場分割、地區封鎖等限制,協調解決企業兼并重組跨地區利益分享問題。在跨所有制重組方面,《意見》提出,放寬民營資本市場準入,向民營資本開放非明確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