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促投資穩增長,以豐補歉對沖疫情影響
一是項目建設提質效。一以貫之用“兩新”導向抓實項目,用季度開工和觀摩測評推進項目。實施“產業招商百日攻堅”,開展百家科研院校、百家央企、百家知名民企、百名高端人才進唐山“四個一百”活動。年內,新簽約超億元項目450個以上,36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00億元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家以上。
二是開發區發展增活力。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行投資項目承諾制和工程項目評估“多評合一”,落實加快工業重點項目施工許可手續辦理意見,創新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制度等要素保障方式。年內,省級以上開發區引進超3000萬元新興產業項目55個以上,營業收入超千億元開發區達到6個以上。
三是基礎設施補短板。推動一批“鐵、公、機、岸、港、網”等“兩新一重”項目落地見效。加快京唐城際、唐秦高速、遵秦高速建設,年內遷曹高速建成通車,水曹鐵路投入運營,曹妃甸港區煤碼頭三期竣工。推進環渤海高鐵唐山段、唐曹鐵路東延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新建5G基站2546個,實現中心城區重點部位全覆蓋。
堅定不移調結構優動能,在化危為機中做強高質量發展新支撐
一是筑牢支柱產業“壓艙石”。突出抓好遷安燕陽冷軋基地、灤州東海特鋼500萬噸精品冷軋等重點項目,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達到35%以上。曹妃甸旭陽煉化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富海石化等項目前期實現突破,產品精細化率達到40%以上。推動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兩化融合、借智蝶變,辦好中國(唐山)工業設計展和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培育有示范帶動效應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上云企業1000家以上。
二是壯大新興產業新引擎。推動特種機器人、電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有中做優”,扶持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業態“無中生有”、倍增突破。遷安華北無人機產業園、曹妃甸吉誠新材料、路南九天微星工廠等100個戰新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20億元以上。持續開展“四個一”行動,推廣遷安睿安先進材料產業園“傳統企業+領軍人才”模式,50家傳統企業跨界轉投新興產業。加快高新區震安科技建筑減隔震等項目建設,精心籌辦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大會、中國·唐山應急產業博覽會等專業展會,打造國家級現代應急產業基地。
三是培育縣域特色產業增長點。每個縣(市、區)重點發展2至3個特色產業。支持灤南鋼鍬、玉田智能印機和節水管材、豐南精品陶瓷、曹妃甸木材加工等產業提質升級,推動樂亭建筑支護裝備、遷安生物醫藥、古冶固廢循環利用等產業集群化樹品牌,引導遵化紅木銀飾加工、遷西板栗深加工、豐潤生姜深加工和汽車零部件、灤州奶業和食品加工、海港物流貿易等產業上規模出效益,年內銷售收入超50億元特色產業集群達到10個。
加大力度穩外貿引外資,以釋放沿海優勢潛能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一是聚焦外貿穩訂單保市場。深入開展“暖企促貿”行動,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減免港口建設費,年內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000家,進出口總額增長5%左右。落實參展補貼、線上銷售補助等政策,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拓市場。自貿區曹妃甸片區完成制度創新清單110項,新增市場主體1000家以上,引進國內外500強2家以上,央企、京企、知名民企10家以上。加快打造中國北方跨境電商總部基地,年內跨境電商企業突破800家,交易額150億元以上。
二是聚焦外資穩存量擴增量。以深耕日韓為主攻方向,推動高新區、開平區、豐潤區日資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聚集、效益提升,年內實際利用外資超3000萬美元項目16個以上。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服務大使”制度,高質量建設外國專家公寓及國別特色商業街區,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三是聚焦港口興產業活貿易。鞏固唐山港國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主樞紐港地位,全年貨物吞吐量達到6.6億噸、集裝箱310萬標箱。強化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引領作用,抓好北京巴威鍋爐高端制造等重點項目建設,中物杭蕭綠色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等項目竣工投產。積極培育港口后服務業,加快礦石、LNG、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提升“唐山港價格指數”話語權,確保全港貿易額3000億元以上。
多措并舉促消費增活力,加快建設繁榮舒適美麗現代化沿海城市
一是加快消費升溫回暖。實施“幫文旅促消費”行動,落實文旅惠民卡、活躍夜經濟等10項舉措,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等業態繁榮發展。加快新會展中心、新體育中心、南湖水世界、培仁里歷史文化街區、金達記憶館、唐山賓館城市花園酒店、曹妃甸珠江電競城、路北劉火新莊都市民宿等項目建設,盡早形成“唐山周末”新熱點。改造提升冶金鋸片廠原址及大城山原動物園區域。精心籌辦國際物流發展大會、中國國際應急創新挑戰賽等特色展會。創新體育產業發展,安全有序恢復品牌賽事,拉動更多消費回補,抓好室內公共滑冰館等體育設施布局,足球廣場二期年底前投用。
二是推進重點片區產城融合。打造南湖片區“城市會客廳”,加快南湖文旅CBD等項目建設,把傳統業態的南湖美食城改造成特色鮮明的東北亞風情小鎮,推進南湖和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創建5A級景區。打造站西片區“城市門戶區”,香港紫荊教育唐山校區啟動建設,推動鐵路大廈、鋼貿大廈盡快落地。打造唐山花海“城市后花園”,省第五屆園博會場館主體封頂,半鋼文創園“火紅年代”投用。打造老交大老火車站片區“文脈傳承地”,唐山交大園主體完工。加快唐鋼南區“城市轉型引領區”、國豐片區“鋼鐵退城樣板區”、京唐智慧港“協同發展新高地”、城南經濟開發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等重點片區的規劃建設、精準招商、產業導入。
三是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加快153個“五改一通一場”項目建設,讓群眾生活更宜居、出行更便捷。新建西郊、東北郊污水處理廠,年內各區至少建成1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唐古路、開越路建成通車。提高智慧唐山平臺集成性,深化和拓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加快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確保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
四是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曹妃甸圍繞打造高品質現代化沿海港口城市和產業協作高地,加快新城CBD中心等項目建設,完善提升臨港現代工業、港口商務等重點功能區,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支持遷安、遵化、灤州建設中等城市,遷西、玉田、灤南、樂亭建成特色小城市,蘆臺、漢沽打造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年內,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唐山勞動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