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5月份全國CPI和PPI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2.4%,環比下降0.8%;PPI同比下降3.7%,環比下降0.4%。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1.7%,漲幅回落15.2個百分點。
業內分析,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商品供應沖擊的緩解、豬肉產能的邊際恢復,以及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數影響,全年CPI大概率將保持下行趨勢。其中,豬肉價格是影響CPI漲幅的重要因素,物價超預期回落,為貨幣政策打開更大空間,未來仍有降準、降息可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對第一財經表示,接下來CPI或進一步回落,但不會出現明顯通縮。當前供給能力在增加,但需求還沒有全面回升。但隨著疫情進一步好轉后,旅游、娛樂、餐飲等消費增加,需求的提升會對價格進行支撐,不會大幅下降,目前還沒有大幅度通縮的跡象。
提振需求急需政策加碼
5月份食品價格走低致CPI環比繼續下降,同比漲幅進一步回落。受疫情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創下2016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去年以來,影響通脹水平的主要因素來源于食品,除去食品的話,當前非食品和服務CPI同比在低位,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持平于上月的1.1%,反映出經濟的真實需求偏弱。從趨勢上來看,非食品、服務和核心CPI從去年以來就在持續走弱,疫情的到來加強了這一趨勢。
從環比看,CPI繼續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食品價格下降3.5%,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是帶動CPI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在各種保供應穩價格的措施下,豬肉價格穩定下滑。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近3個月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生豬和豬肉價格連續15周下跌,30個監測省份豬肉價格均下降。全國豬肉批發均價已從2月中旬每公斤50元的階段高點降至每公斤38元;全國豬肉零售均價比最高點下降近四分之一,每公斤降了約13元。
民生證券預計,今年下半年由于豬肉價格將快速回落,帶動CPI快速下行,受豬價回落的影響,疊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今年下半年CPI可能滑落至負區間,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通縮壓力,需要出臺一定總需求政策以對沖。
中金公司預計,考慮基數因素以及豬肉仍在下跌,預計年內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年底可能降至零左右。由于去年下半年CPI基數快速上升,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因素將大幅降低。即使CPI環比增速下半年企穩回升,同比增速也將出現大幅回落。
PPI方面,隨著翹尾因素減弱,前期國際油價劇烈下跌帶來的滯后影響,以及終端需求不振拖累生活資料價格漲幅放緩,5月PPI同比跌幅進一步加深。
機構分析,6月CPI漲幅有望結束近三個月以來的快速下行局面,同比將保持在2.4%左右。PPI方面,近期供需兩端積極因素帶動國際油價反彈,國內基建、地產等相關建筑鏈條景氣度回升支撐工業品價格回暖,預示6月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市場需求不足意味著短期內工業品通縮局面難以扭轉。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撰文表示,當前國內生產基本恢復,而消費改善相對滯后、外需沖擊逐步顯現,疊加我國長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因此物價不具備大幅上行的條件。
需求不足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提振需求急需政策加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短期外需疲軟難以恢復的情況下,政府應發揮宏觀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通過刺激消費需求擴大市場,激發市場活力,并通過市場機制拉動投資需求、共同推動經濟的增長。一系列加強“引進來、擴大內需”等舉措也應積極開展。
貨幣政策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國內疫情形勢已總體穩定,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通脹進一步回落。前五個月CPI累計同比增長4.1%,按照趨勢上看,預計全年可實現3.5%的控制目標。下階段,隨著復工復產全面推進,供需有望保持平衡,物價水平將保持穩定,疊加去年CPI基數走高,通脹水平將繼續呈現回落走勢,為貨幣政策打開更大空間。
沈建光認為,通脹壓力的緩釋有助于進一步打開貨幣政策的空間。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國內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二季度外需沖擊接踵而至。我國的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基調,靈活運用各項政策工具,保障流動性供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寬松的貨幣環境有助于配合財政政策發力,盡快推動總需求的恢復。
中金公司也預計,年底CPI同比增速可能降至零左右,為以降利率為主的貨幣寬松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
另外,數據顯示,5月PPI同比進一步下降到-3.7%,階段性工業通縮壓力加大,通脹因素對于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影響趨弱。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預計,下半年CPI將繼續下行探底,PPI有望階段性修復。5月CPI已顯著低于3.5%的政府工作目標,通脹因素對于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影響趨弱,存款基準利率降息實施概率將增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從物價走勢來看,已經沒有通脹壓力。特別是核心CPI處于1.1%的較低水平,PPI持續下探,這為貨幣政策提供了較好的調控空間,“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心是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定向支持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困難人群。下半年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不管是頻率還是空間都可能小于上半年。”
近期,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約束企業套利,但寬信用、降成本仍需貨幣寬松保駕護航。
溫彬對第一財經表示,從貨幣政策角度而言,央行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防止央行釋放的資金在市場上套利空轉。進一步擴大總需求,還是要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降準降息空間仍然存在,從而進一步支持債券發行、進一步釋放LPR改革潛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貨幣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就業保民生,加快落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大力支持廣大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加快修復企業信心,促進需求回升。”溫彬稱。(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