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年來頻發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煤電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可以高空輸送,已經成為霧霾污染的主要貢獻者之一。筆者認為,要控制霧霾污染,必須加強對煤電排放的控制。建議如下:
實行裝機容量和污染物總量指標雙總量控制。將全國火電行業裝機現有的總容量控制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結合淘汰落后產能,對全國實施火電裝機的等量或超量置換,以確保未來任何情況下全國的火電裝機容量不增加。對于未來全國的電力消費增長需求,依托西部,如新疆煤炭基地建設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通過西電東送來滿足。同時,將全國污染物總量控制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凡是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不落實或者區域污染物減排計劃未完成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
實施全國現役火電廠環保改造。全國的火電企業,要按火電行業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實施污染治理措施改造,并在2014年12月底前完成改造工作。實施除塵設施改造和脫硫脫硝改造,改造費用由國家給予適當的補貼,通過減稅方式進行。
建立國家煤電企業排放管理制度。建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的管理體系,實施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和不達標區的差別化環境管理政策。實施最嚴格的環評管理制度。中心城市停止建設燃煤電廠,鼓勵建設燃氣熱電廠。將煤電行業納入國家直接管理,由相關部門成立火電行業委員會和火電企業環境管理中心,建立包括布局、規模和排放量等信息在內的國家火電數據庫并實行年檢制度。公布達標企業名單并進行登記劃定,定期開展后評價和環保核查,出臺相應的火電行業環境保護規劃。要特別注意對運行發電3~4年的煤電機組進行環保考核復查評估工作,形成制度化。
全面擬定禁止增煤區。以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為目標,結合我國分區域的煤炭消費強度以及PM2.5濃度分布情況,對全國劃定嚴格的禁止增煤區、控制增煤區和優先增煤區。禁止增煤區未來發展中嚴格限制煤炭消費總量,通過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節煤、現有企業節能改造節煤來騰出發展所需煤炭量。特別是重點城市,火電行業不僅不能增加煤炭消耗量,還要擬定實現煤炭消耗量持續降低的目標計劃。
徹底轉變電力經濟增長方式,由煤電轉向新能源發電。核能、氫能、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應在各地逐步發展。以核能為例,核能清潔外、價格低廉,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我國不能因為某些國家出過事故放棄發展核電。除了鼓勵我國企業發展核電,還可以采用外企獨資、中外合資的方式在我國缺煤的省、市建設核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