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淘汰落后產能新政,“寒冬”里的河南鋼鐵業何去何從?轉軌特鋼是上上策嗎?
產業升級河南現狀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一場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重新洗牌或將開始,首當其沖的便是鋼鐵行業。
針對鋼鐵行業特點,《指導意見》提出要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而據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介紹,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正在研究辦理。根據方案內容,兩省經過結構調整后共計壓縮鋼鐵產能總量約8000萬噸。
相較其他省份,河南淘汰過剩鋼鐵產能雖不是重災區,但是近年來由于鋼鐵行業整體下滑,河南鋼鐵業日子“難過”,去年我省鋼鐵龍頭安陽鋼鐵集團更是爆出35億元巨虧,面對行業“寒冬”和淘汰產能新規,我省鋼鐵企業有何動作?
記者走訪了我省行業龍頭安陽鋼鐵,一位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安鋼已提前布局,不合規的高爐和小高爐早已經拆除,下一步更多的是加強環保設備和管理。”
在回應虧損的問題,他表示,“目前集團正在逐步走出虧損,安鋼為扭虧拉伸了下游產業鏈,對鋼產品進行深加工,使其更符合市場需求。”
據了解,今年安鋼新投產中厚板調質處理生產線、冷軋薄板工程、RH爐合金真空加料改造等9個項目,其中安陽鋼鐵與河南投資集團合作投產了冷軋項目是重中之重,主要生產高品質的汽車板材和家電板材。安鋼未來將大力推廣高性能鋼材,全面替代低品質鋼材,促進鋼材的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河南省內其他鋼企也都在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據了解,今年7月10日,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8億元的100萬噸特殊鋼大棒材項目正式投產。該工程的投產,意味著濟源鋼鐵公司整個“十二五”系統工程已全部竣工,產品結構實現了由建筑用鋼向工業鋼轉型,由普鋼向優特鋼轉型,由中低端優特鋼向中高端優特鋼轉型。
據悉,從2011年開始,濟源鋼鐵先后投資40多億元分3個階段,從燒結、煉鐵、煉鋼、精煉、連鑄、軋鋼以及動力系統等進行了設備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該生產線是濟源鋼鐵有史以來單項投資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程。
業內專家指出,省內規模較大的鋼廠像安陽鋼鐵集團一方面發揮其規模效應,降低成本,開發下游產業鏈,對原有產品進行深度加工,鞏固市場地位,另一方面開發新工藝,新產品;那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鋼廠,由于與大型鋼廠競爭不具備成本優勢,則會更多地瞄準特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