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經濟性測算模型,了解一下。
分析市場→繪趨勢圖→聯動生產→確定計劃→實施采購→做統計表→對標對表……為做到采購全要素“心中有數”,今年開始,采購供應分公司建立了從市場源頭到對標找差的采購經濟性測算模型,全過程強化采購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購銷渠道建設,提升購銷保障和服務質量,努力降低采購成本。
采購與供應管理是生產物料管理的保障性工作。2020年,采購供應分公司倡導算賬經營理念,確定了全年目標任務——采購成本降低8.667億元。
為了完成目標任務,采購供應分公司全力以赴。“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采購供應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寇俊光直言,在疫情防控期間物流緊張、供應渠道整體單一的情況下,完成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當務之急,是通過優化管理,提高本部和榆鋼資源保障能力,實現采購成本降低,努力從保供型、后勤型、執行型采購向經營型、盈利型、服務型采購轉變。
圍繞成本挖潛,采購供應分公司決定通過強化市場分析研判力度,根據采購品類和市場供給關系,以鋼材價格為基礎建立生鐵、廢鋼、鋼坯采購經濟性測算模型,圍繞質量、成本、價格、資源量等維度分別確定采購保供和成本控制措施,確保原料采購降價幅度與上游產品銷售價格浮動水平同步聯動,力爭實現采購價格低于2019年平均水平、鋼鐵板塊采購成本有所降低。
什么是采購經濟性測算模型?
就是根據各物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分析歷史數據庫、測繪價格趨勢圖,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較為科學、合理的采購方案。到此,測算并沒有結束,還必須與各物料使用單位聯動起來,認真統計各生產單位所需物料的種類、質量、價格等信息,綜合分析后,按照“高性價比”的原則,得出“終版”采購計劃并盡快實施采購,達到“經濟性”的目標。
“采購動作”完成后,還須加大對標對表力度,對接行業協會暢通行業采購成本獲取渠道,按季度進行行業對標分析,再次梳理分析歷史采購數據,建立內部對標臺賬,完善大宗原燃料采購價格等數據庫,健全包括采購價格測算、物資數據分析的數據報表系統。
“從頭到尾做好這一系列動作,才算是一輪測算進行完畢。”該公司合金輔料部經理黨云鋒說。
舉個栗子
以鋼坯采購為例,合金輔料部結合當期市場資源情況,以購坯軋材邊際效益測算為正為采購原則,建立鋼坯采購價格與當期鋼材市場銷價和購坯軋材變動成本相關聯的經濟性測算模型,合理控制采購價格。1-6月份,簽訂鋼坯采購合同31.2萬噸,有力支持了軋線產能的釋放以及鋼材生產提質增效目標任務和2020年保增長任務的完成。
在采購經濟性測算模型指導下,采購供應分公司7個負責采購業務的部門,建立了成本控制模型以及物資采購數據和報表分析評價機制,逐項分析研究2019年采購數據,從數量、質量、成本、價格、結構等方面,細化分解任務,確保逐月落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全年任務,該公司還實施了其他策略。
根據采購特點,實施差異化成本控制策略,建立與各部門、各單位的對接聯動機制,動態調整采購計劃,用好、用活集團公司集采優勢、運力資源,確保完成全年采購供應任務,重點保障外部鐵料、動力煤、大宗原燃料采購計劃完成率達到100%。同時,針對以往的非競爭性采購項目,適時通過發布招標公告等方式開發潛在合格供方;加強“走出去”找資源力度,持續加強供應鏈建設,拓寬物資采購供應渠道,積極推進電商采購新模式。
幾種措施共同發力,效果顯著。1-6月份,采購供應分公司降低采購成本4.4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