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暴發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了亞洲金屬市場的不確定性。迄今為止,只有中國已經“走出困境”并恢復增長。
越南的疫情一度受到控制,但一些大城市在7月下旬暴發了疫情。越南近年來增加了鋼鐵產能,但依然是某些產品的進口大國。2019年,越南鋼材進口同比增長9%,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鋼材的第二大市場,僅次于韓國。
然而,中國疫情過后經濟復蘇,加上對基礎設施和其他領域的支持,使得國內鋼材價格高位運行。事實上,7月期間中國國內熱軋卷價格和東南亞進口價格之間的差距接近100美元/噸(700元/噸)。熱軋卷主要用于制造業和結構鋼。
因此,中國鋼企和貿易商幾乎沒有任何出口鋼材的動力。另一方面,印度、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家有強烈動機出口到中國,以利用處于較高水平的價格。因此,今年6月中國11年來首次成為鋼材凈進口國(即進口超過出口)。
亞洲鋼材價格通常會跟隨中國國內價格走勢。但供求狀況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亞洲熱軋卷價格持續上漲,但越南需求已受到雨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影響。不確定性往往會導致鋼材買家采取“觀望”態度,最終會打壓價格。迄今這種情況尚未出現,但有可能發生。
緊密聯系
近年來一些國家提高了進口關稅并加強了貿易保護,但全球鋼材市場聯系依然十分密切,現在更是如此。中國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工業部門開工率已經恢復到90%以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處于不同的恢復階段。在疫情封鎖最嚴重時,亞洲鋼鐵企業減產幅度高達60%-70%,其后一直在努力恢復產能利用率。但困難在于,大多企業依賴于出口來支持產量提升。7月份的制造業數據顯示出口依然萎靡不振。
印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正在從封鎖中緩慢恢復,但經濟停滯不前,國內需求依然低迷。因此,印度鋼鐵企業將多達60%的產量出口——大部分至越南和中國。
今年4-6月期間,印度成為鋼材凈出口國(大多為熱軋卷),銷量約30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00萬噸。其中約100萬噸出口到中國,對越南的出口緊跟其后。
疫情仍未結束
如果越南疫情出現惡化,可能實施的限制措施將抑制鋼材需求,就像其他受到類似影響的國家一樣。那么,印度等國家將需要尋找其他出口機會,并期待各自國內經濟開始好轉。要么如此,要么削減鋼鐵產量,但沒有企業愿意選擇后者。
目前,由于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與正常情況下相比,全球鋼鐵市場有更多“可變因素”,在疫苗能普遍接種以前,這種情況或將維持下去。近期澳大利亞墨爾本暴發了第二波疫情,表明疫情“并未真正結束”。
對中國而言,形勢似乎明朗得多。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行業表現良好。一個樂觀因素是制造業出現好轉,加上用于建筑施工的結構鋼材需求,對熱軋卷價格構成支撐。
事實上,普氏數據顯示,鋼廠的熱軋卷利潤(減去原料成本后的部分)在7月下旬超過螺紋鋼,這是春節假期以來首次如此。
盡管鐵礦石價格高企,鋼廠利潤依然強勁。8月3日,普氏鐵礦石基準價格達到116美元/噸(中國到岸價),為一年來最高水平。
對中國鋼企而言,幸運的是,鐵礦石價格上漲被極為低迷的進口冶金煤價格所抵消。如果原材料價格攀升,而鋼企更難將原料成本轉嫁給下游客戶,鋼材利潤就會開始受到侵蝕。
但目前而言,市場展望樂觀,鋼企和貿易商都在賺取可觀利潤。其他國家也很希望能處于中國這樣的境地。(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