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湖北省印發《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將聚焦公共衛生體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城市、產業園區提升、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環境等十大領域,用三年時間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十大工程”滾動項目庫項目達4572個,估算總投資約2.3萬億元。
這只是一個縮影。從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到水利工程補短板,從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到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再到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鼓勵將回收資金用于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近段時間,我國不斷發力補短板擴投資。
以REITs試點為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REITs試點項目重點聚焦兩大領域。其中之一就是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比如,倉儲物流項目,收費公路、鐵路、機場、港口項目,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固廢危廢醫廢處理、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穩投資的重要力量,吸引民間投資進入補短板領域被予以更多強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明確規范有序推廣PPP模式,帶動民間投資參與投入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的積極性。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民間投資的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應對疫情、公共衛生、倉儲物流、應急儲備等短板領域的建設。支持民營企業投資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參與廢舊家電回收拆解、參與節能環保產業等當前需要投資的產業。
地方也在緊鑼密鼓推進。河南等地提出,充分發揮政府投資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補短板領域。鼓勵引導民間資本積極通過PPP等多種方式參與補短板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湖南省發展改革委10日公布了補短板領域政府支持引導民間投資專項2020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項目12個,總投資額140.12億元。內蒙古發展改革委日前下達2020年補短板領域政府支持引導民間投資第二批中央預算內資金3100萬元。
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基礎設施投融資(IGH)合伙人李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補短板重點領域包括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倉儲物流、公共衛生、應急儲備等。民間資本參與較多的領域具有投資體量較小、運營屬性較強、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市場化程度高的特點,主要集中在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倉儲物流等領域。
“總體來看,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前期工作具備一定基礎、投資回報機制較為明確的項目,民間資本參與積極性較高。”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民間資本是財政資金的有力補充,能夠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此外,民間資本的盈利模式和資金體量更為靈活,也能夠下沉到細分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下降5.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個百分點。專家指出,與整個投資相比,民間投資增長仍然相對滯后,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民間投資迫在眉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重大項目,可以增加多元化資金供給,而且更注重項目實際效益,有利于引領重大項目提質增效,擴大有效投資,使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更加充分。“但是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需要設計良好的激勵相容機制,讓民間投資能獲取可預期的回報,并在產權上提供有效保護。”劉向東說。
此外,業內指出,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重大項目,其劣勢在于資金實力有限、融資能力較弱。加強民間資本融資支持,健全民營企業增信支持體系,正成為地方吸引民間投資進入補短板領域的“必選項”。
寧吉喆日前也強調,要改善民間投資融資條件。引導銀行推出適應民營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增加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規模和比例。
“要消除金融領域對于民間資本的各種隱性壁壘,優化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信息對接機制,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線上高效對接。發揮國家融資擔?;鹨I作用,設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引導基金或信用保證基金,重點為首貸、轉貸、續貸等提供增信服務。”高瑞東說。
李煒建議,利用補短板專項資金,提升政府方出資能力以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項目落地。此外還要創新補短板項目融資渠道,進一步出臺支持項目融資的具體政策。劉向東也表示,要加大對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探索新的投融資模式,包括投貸聯動、債券股等政策措施。(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