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釋稱,2019年,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9.42億噸,增加7300萬噸,同比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鋼消費強度回升到1700噸/億元。202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如果按增加2-3萬億元計算,粗鋼需求量將增加3000-4500萬噸,同比將增長3.2%-4.8%。
對于上述觀點,目前各方尚有分歧。
8月17日,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鋼消費強度來計算2020年總體鋼鐵需求增長情況,實際上這個波動是非常大的。用這個簡單的計算方法來推導需求的增加,不一定很準確。我國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額都是在增長的,但是有些年份,鋼材需求還是下降的。
業內人士說,鋼材需求量的增加與投資增速的高低有很大關系,投資增速高,可能達到某一臨界點以上,才能拉動鋼材需求;低于某一個點的話,盡管是在增長,但未必能拉動鋼材需求。與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下半年鋼材需求肯定會是增長的。但由于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下半年增長能否把上半年欠的量補回來,保持全年需求增長,對此,各方觀點分歧較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要保持鋼材需求的增長,難度應該會很大,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預期并不是那么好,不是那么穩定的。
對于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業內人士認為存在收緊的可能,“起碼是不繼續再放了”。
一方面,因為現在經濟的恢復情況應該是好于預期的,中央也定調了。盡管沒有下達一個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但今年完成3%左右的正增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在經濟增長達到預期情況下,貨幣政策是不是還有必要繼續寬松?另一方面,銀監會也釋放了一些信號,未來通脹的壓力在加大,有這種擔憂。
蘭格鋼鐵網首席分析師馬力也認為,貨幣政策特別寬松的論調已經有所轉轉變,就是有點要邊際收緊。最近無論是投資期貨,包括黑色期貨也有了一定調整,這個政策信號,需要大家警惕。
他分析,貨幣政策應該說是對近兩三個月的鋼材價格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在六、七月份淡季,為什么價格尤其是期貨價格還能出現上漲,跟貨幣政策比較寬松是有很大關系。
“七月份新增社融1.69萬億,比去年同期多了4000多個億,今年全年要投放社會融資新增30萬億,到現在還有大概8萬億的資金,后面還要投入,這個是期貨資本、包括之前股市最大一個支撐因素。這是很大的一個利多,但是最近這個利多出現了一些變化。”馬力說。(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