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河鋼與海爾在青島簽署物聯網生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物聯網平臺、“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創新賦能、技術創新等方面深化協同,促進產業鏈生態圈加速融合,攜手打造共創共贏的物聯網生態體系。
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與海爾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圍繞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人單合一”管理模式應用、物聯網生態內涵等話題進行深度會談,并現場見證簽約。
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李毅仁與海爾董事局副主席、執行總裁梁海山分別代表雙方在戰略合作協議上簽字。
于勇在會談中表示:
不同行業的產品和消費受眾有所區別,但在對待市場和客戶上有相通的地方。河鋼在與海爾的合作過程中,通過材料供應、技術創新等層面的服務,深度解讀到世界級家電企業對鋼鐵的需求,從中領略到海爾“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精髓所在,并不斷改變對傳統鋼鐵企業的認識,提出了“像賣家電一樣賣鋼材”理念,全面推進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再優化。源于市場和客戶帶來的改變,發揮裝備、技術等自身優勢,河鋼實現了快速發展,客戶端和產品端實現了巨大變化,這讓河鋼深刻認識到,市場和客戶需求是企業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給企業帶來了一種革新和變化,需要重新審視生產者和客戶之間的關系。一個企業產品的好與壞,不在于自我評價體系,關鍵在于客戶的體驗是否需要。所以,在物聯網大環境下,河鋼要更多把產品、技術創新和客戶體驗連接起來,把客戶追求品質、體驗、個性的需求融入到整個生產端中去。
這幾年來,河鋼在與海爾深度接觸中,不僅為海爾家電產品提供表觀設計和技術創新,也深入了解了家電企業所需要的鋼鐵材料,雙方的合作體現出優勢互補、各有專長。未來,在雙方共同建設物聯網生態圈的過程中,河鋼堅持結合客戶體驗和需求,進一步創新理念,找準角色定位,實現物聯網生態的共創共贏,促進雙方的合作更加具有生命力。
張瑞敏表示:
在物聯網時代,海爾、河鋼之間的合作要更加深入。未來產品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要相互連接,行業也是如此,通過各方面的連接形成生態。企業的強弱體現在品牌上,品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傳統品牌,主要靠產品溢價;第二個是平臺品牌,主要靠流量、價格戰;第三個是生態品牌,主要靠體驗溢價。未來產品會被場景替代,行業會被生態覆蓋。以智慧家庭為例,通過工業互聯網連接單個產品實現搭配,根據用戶體驗設計場景,并提供一個整套的解決方案,既滿足了用戶所有的需求,也讓生態上的各方實現溢價。
建立物聯網生態,能讓所有的合作伙伴實現增值分享。物聯網最大的特點是萬物互聯,最重要的是共享經濟。以往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商業模式是消費互聯網,那么物聯網帶來的是工業互聯網,要讓所有的工業產品在萬物互聯中實現增值。行業之間連接起來創立生態品牌后,可以通過合作創造更多的新物種、新業態,擁有新的增長引擎。
海爾和河鋼為了用戶的需求要融合在一起。隨著現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大規模制造要向大規模定制轉變,線性思維要變成非線性思維,做到用戶與企業的改變同步。如同海爾和河鋼的合作一樣,海爾的用戶體驗發生改變,河鋼的材料也隨之改變,因為整個系統是聯動的。所以,海爾、河鋼要進一步加大融合,滿足用戶體驗和個性化需求,在生態中實現增值。
根據協議,河鋼與海爾要進一步深化協同發展,促進產業鏈生態圈加速融合,在物聯網平臺、“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創新賦能、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雙方將探索在物聯網、大數據、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開放合作,共同打造鋼鐵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加大家電產品新材料的研發,不斷提升彼此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