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滬指收盤漲幅達1.68%,報3272.08點;深成指漲幅達2.96%,報13289.26點;創業板指走勢最強,漲幅達3.81%,報2672.93點;科創50報1465.96點,漲3.32%。市場成交量放大,兩市合計成交7113億元,行業板塊幾乎全線上揚。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112.67億元。
從券商、險資等機構對A股四季度的走勢研判來看,安信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指出,樂觀看待10月行情,A股四季度上漲概率大。此外,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周延禮提到,多家險資機構認為目前權益類資產估值合理,未來投資可適度增加權益配置。愛心人壽資產管理部等險資機構也對“金融1號院”表示,四季度將擇機加倉A股。
A股成交額再上7000億元臺階
截至10月9日收盤,兩市合計成交額達7113億元,一掃8月、9月以來萎靡不振的成交額數據。從板塊方面來看,今日光伏、動力電池、蘋果板塊飆升,半導體、汽車板塊強勢,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股份等明星股再創新高。但銀行、機場、房地產等多個板塊漲幅滯后,餐飲旅游指數暴跌6.2%,成唯一飄綠板塊。
北上資金也一改9月份持續流出的態勢,狂掃112.67億元,單日凈買入額創7月6日以來新高;其中深股通凈買入91.13億元,創4月14日以來新高。金融1號院此前統計,9月份,以北上資金為代表的海外資金或出于避險因素近期也顯著流出,北上資金凈流出接近300億元。10月9日,北向資金出現大幅回流,顯示出其對A股走勢的樂觀。
東北證券指出,節假日期間國內旅游、影視等數據顯示經濟恢復向好;海外市場相對平穩、港股上行背景下,節后A股市場行情相對確定,滬深股通資金回流的概率較高。
此外,人民幣匯率再度走強,日內狂漲400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7關口,為去年4月以來首次。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飆升逾1000點,最高升至6.7089,創下去年4月以來新高。
機構稱四季度上漲概率大
近期,券商、險資等機構也紛紛看好接下來的行情,并稱A股四季度上漲概率大。
從券商機構來看,海通證券指出,長假期間海外股市整體上漲,外盤擔憂消退。中國基本面更強+人民幣升值,外資有望繼續流入。四季度股市上漲概率大,統計歷史上滬深300每個月上漲概率,發現四季度上漲的概率整體較高。市場結構階段性再平衡中,科技是轉型升級牛的中長期主線,中短期經濟復蘇驅動金融地產修復,其中券商最優。
中金公司表示,四季度市場穩中有升,下半年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可能恢復至正增長,股市流動性可能依然相對寬裕,市場前期局部的高估值問題在節前的盤整后已經有所緩解,滬深300指數估值已經略低于歷史均值水平。
安信證券也提到,展望十月應該樂觀看待后續行情。首先,長假期間并未出現重大的風險事件,反而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消費的巨大潛能。無需過度擔憂歐洲疫情的二次爆發,十一期間歐洲股市已經企穩回升,對A股負面影響更是有限。
粵開證券也提到,10月市場有望企穩回升。經濟基本面、流動性及企業盈利均支撐市場企穩回升。盡管海外擾動依舊是當前市場主要的不確定性,但在多重利好的支撐之下,待外部不確定性逐步消退,A股四季度翹尾行情有望出現。
險資近期也紛紛看好A股未來的走勢。
其中,險資龍頭平安資管認為,短期震蕩無礙中期市場向上,原因有三:(1)中國疫情控制較好、復工復產較快,內需市場潛力廣闊,預期中國經濟和企業盈利的恢復將顯著早于部分全球市場。中國下半年經濟繼續恢復,并進入明顯的加速正增長態勢;(2)中國政策空間相對充分,逆周期政策持續潛力大。(3)中國供應鏈相對完整并逐漸完善、國內需求持續釋放,預計人民幣資產的性價比將不斷提升,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A股將吸引國內外資金繼續加大對其配置。
愛心人壽資產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對“金融1號院”表示,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權益市場呈現出比較顯著的結構性行情特征。站在目前時點看,權益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中位數偏高水平,部分板塊仍處于低估或經業績調整后的合理估值水平。
機構看好哪些板塊?
對投資者來說,現階段還有哪些板塊值得布局?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指出,盈利上行支持震蕩上行格局,期間若因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對指數產生沖擊,應當珍惜震蕩之中的每次回調機會,布局十月金秋。其中,科技成長仍是全年關鍵,是盈利修復周期中最閃亮的星。
平安資管認為,對于A股和港股市場,綜合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建議克服市場短期調整的恐慌情緒,積極把握中期布局機會,如科技成長股和受益于國內經濟復蘇、盈利邊際改善的食品飲料、家電、新能源板塊。
天風證券也指出,第四季度或現低估值藍籌的估值切換行情,A股四季度有兩條主線:日歷效應與景氣維度。當市場對第二年的經濟預期不悲觀的情況下,每年的四季度容易出現低估值藍籌的估值切換行情,比如保險、白電、工程機械、鐵路、水泥等。景氣度布局的幾個方向:軍工、光伏、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工程機械、汽車零配件、生產線設備等。
興業證券認為,短期市場橫盤震蕩,降低斜率,拉長時間,待外部因素逐步消退,內部能量積蓄起來后,A股有望再起行情。中長期看,A股和中國資產向好的趨勢并未改變,震蕩布局,長牛整固,中樞抬升,趨勢未變,珍惜權益時代。在行業配置上,把握補庫存,經濟復蘇主線,科技成長精選把握籌碼分布較為合理的方向,如光伏、軍工和“十四五”受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