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入9月份以后,雖然中國鋼材市場出現行情波動,但下部支撐明顯,全年復蘇升溫態勢沒有改變,繼續處于新周期的運行軌跡之中,其市場供需體量將首次躍上10億噸(粗鋼)規模水平,鋼材市場前景依然謹慎樂觀。
一、支持市場復蘇升溫的基本面依然存在
良好的市場基本面支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年內經濟增速進一步提高。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GDP)負增長6.8%,二季度V型反彈至增長3.2%。預計三季度增速達到5%,四季度加速至6%,全年達到2.3%左右。總體來看,中國經濟增速會在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國家。在這個宏觀經濟大背景之下,又由于今年中國鋼材消費強度不降反升,由此拉動鋼材新增資源供應(生產與進口)與原材料進口大幅度增長,鋼材市場體量首次躍上10億噸(折算粗鋼)規模水平,從而奠定了中國鋼材市場繼續升溫的堅實基礎,顯示了中國鋼材市場新周期運行的強大韌性。
2.重要經濟指標勢頭良好。近期以來,與鋼材市場密切相關的重要經濟分項指標勢頭均為良好,并且超出預期。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0.3%,降幅明顯收窄。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加快,住宅銷售增幅達到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高于7月份的4.8%,這也是去年12月份以來工業增長數據最好的一個月。重要工業產品中,8月份全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近9%。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0.5%,明顯好于7月份的下降1.1%,亦高出先前零增長預期,也是去年12月份以來全國零售總額首次沒有下降的一個月。全國社會零售總額指標轉好,將意味著其中家電等生產形勢將會向好,對于鋼材消費而言,這肯定是個好消息。
3.先行指標顯示市場趨勢不錯。9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明顯回升,其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5%、55.9%和55.1%,分別比上月上升0.5、0.7和0.6個百分點,呈現全面向好提速局面。
9月制造業21個細分行業中,PMI環比上升行業數量和高于50的行業數量持續增加;重要分項指標中,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0.8%,比8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這就意味著今后鋼材出口,主要是鋼材間接出口情況將會出現改善。而中國的鋼材間接出口,遠大于其直接出口,是中國鋼材需求總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建筑業保持高位運行。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連續三個月位于60.0%以上景氣區間,表明國內基建投資力度正在加大,尤其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快推進。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也顯示,今年8月全國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51.3%;另據有關數據,8月份全國重型卡車銷量同比增長74.7%。中國港口協會的數據亦顯示,9月上旬,中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16.5%。
上述先行指標向好,顯示了中國鋼材市場升溫勢頭進一步增強,四季度中國鋼材市場體量擴張仍有較大空間。
二、中國鋼材市場自身指標積極向好態勢沒有改變
消費需求、資源供應、社會庫存、價格行情,是鋼材市場的幾項重要指標。迄今為止,上述鋼材市場自身指標依然良好,并未發生大的逆轉。
1.需求旺盛仍是中國鋼材市場“定海神針”。應該說,在遭遇疫情和美國政府“去全球化”雙重沖擊的大背景下,決策部門依靠“雙循環”,致使今年鋼材消費強度不降反增。更為旺盛的國內鋼材需求,已然成為2020年中國鋼材市場繼續升溫的“定海神針”。蘭格鋼鐵研究中心根據統計數據測算,今年1-8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66324萬噸,同比增長6.1%,呈現大幅增長態勢。從全年來看,粗鋼表觀消費同比增速持續提高,其中8月份同比增速已經達到13.4%。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粗鋼表觀消費尚未將鋼坯及粗鍛件進出口數據統計在內,否則其絕對量與增長幅度還會更多、更高。預計年內幾個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繼續高水平運行,全年將達到或突破10億噸。這將是中國鋼材市場需求體量的一個歷史突破,也是中國鋼材市場運行新周期的一個顯著標志。
2.新增資源供應并未形成過大壓力。由于國內鋼材需求強度不降反增,由于這個“定海神針”的存在,所以盡管今年鋼材新增資源強勁增長,尤其是國內產量屢創新高,但對于鋼材市場并未形成過大壓力,價格行情反而在二季度后逆勢揚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8889萬噸,同比增長3.7%,其中8月份粗鋼產量9484萬噸,同比增長8.4;今年前8月全國進口鋼材1219萬噸,同比增長59.6%,其中8月份進口量224萬噸,同比增長129.9%。如此之多的新增資源供應,基本被旺盛的國內需求所消化,因此市場并未被壓垮,致使迄今鋼材市場價格指數依然明顯高出今年一季度末低谷水平。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9月30日,全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45.8點,比今年4月11日揚升7.5%。
預計年內幾個月新增資源供應量依然不少,其中全年粗鋼產量10億噸已成定局。2020年中國鋼材市場的新增資源(國內產量加進口量)體量亦會跨上一個新高度。
3.社會庫存絕對量也不是很高。進入2020年以后,因為疫情和美國政府“去全球化”雙重沖擊,消費需求短暫性停滯,致使全國鋼材庫存在一季度出現異常增加。經過連續幾個月的消化,目前全國鋼材庫存量比較一季度末有了很大下降,但依然高出去年同期水平。蘭格鋼鐵網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25日,全國鋼材庫存指數為148.3,比今年3月13日峰值下降41%,但同比依然上升了3成多。需要指出的是,今年貌似偏高的鋼材庫存水平需要具體分析。
存在補充庫存因素。從鋼材庫存指數曲線圖可以看出,2017年以來,雖然中國鋼材市場供需體量持續擴張,但庫存指數并未隨著升高,一直在80點以下水平徘徊,這就表明之前庫存水平偏低。今年以來全國鋼材庫存水平升高,除了一季度需求短暫停滯,供過于求之外,也還存在一定的補充庫存因素,同時也在于去年對比基數較低。
庫存增加量與鋼材新增資源量不成比例。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旬,全國20個城市5大品種的鋼材社會庫存1242萬噸,比年初增加560萬噸,這與同期所增加的4000多萬噸的新增供應量相比,確實不成比例。其中板帶材庫存量在8月底已經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2萬噸(中鋼協數據)。中鋼協會員企業8月底整體鋼材庫存量,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萬噸,已經接近常態庫存。
體量擴大后庫存量應該相應提高。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中國鋼材市場供需體量繼續擴大,將躍上10億噸(粗鋼)新高度。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鋼材市場的所必須的合理庫存量,也應當相應提高。因此今年增加了幾百萬噸的鋼材庫存,屬于正常情況。
由此可見,雖然目前鋼材庫存同比增幅不小,但剔除不可比因素后,目前全國鋼材庫存量并不是特別大,庫存量已經回歸或者接近至正常水平。對此不要產生誤判。
根據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我們有理由認為,現階段中國鋼材市場升溫態勢沒有改變,并對未來中國鋼材市場繼續謹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