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規》主要內容簡介
規劃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辦法(試行)》《唐山市城鄉規劃條例》及相關技術規范。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按照城市控規單元劃定規劃范圍,即北至建華道,南至新華道,東至花海西路、唐古路,西至濱河路、缸窯西路,規劃面積4.74平方公里。
規劃內容
1、依據唐鋼南區城市設計定位要求,明確發展規模,打造具有山水共融、時空共生、多元共享的唐山城市轉型高質量發展亮點。構建空間格局、細化功能布局,形成云產科創街區、文創商旅街區、優培教育街區、智能制造街區。塑造綠色空間、保留工業遺存,構建“一心、一帶、多點”的綠地結構,串聯保留建筑,塑造特色景觀路徑,加強公共空間景觀的滲透性。
2、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安全設施的布局,體現公共政策屬性,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規劃實行單元總量控制,將規劃的剛性控制和彈性引導有機結合,以滿足規劃管理需求為導向,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合理控制城市各種開發建設活動。
3、開發強度及高度控制:規劃分為高、中高、中、中低和低等五級開發強度分區,圍繞亮甲山形成三個圈層。
高開發強度(>2.5):圍繞亮甲山區域第三圈層,位于亮甲山道、花海西路外圍區域的居住用地。
中高開發強度(2.0<FAR≤2.5):圍繞亮甲山區域第二圈層,大部分為居住用地及商業、商務核心功能區。
中開發強度(1.5<FAR≤2.0):一般商業及五分鐘生活圈等配套設施。
中低開發強度(1.0<FAR≤1.5):圍繞亮甲山區域第一圈層的商業用地、文化設施用地及周邊商住混合用地。
低開發強度(FAR≤1.0):主要為教育科研、社區福利、服務設施用地等用地。
建筑高度外圍與周邊山體環境協調,內部空間舒適避免高低配置,區域內形成以住宅為主導的54米基準高度。圍繞亮甲山核心保護區內建筑限高24米,緩沖控制區內建筑限高40米,景觀協調區內建筑限高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