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水鋼整合原煉鐵廠和煤焦化分公司,成立鐵焦事業部。單位名稱變了,重點工作不變。如何降低鐵前成本仍然是水鋼鐵焦事業部重點工作之一。為了進一步做好降鐵前成本工作,鐵焦事業部頻出“新招”,成效顯著。
高爐生產穩順是降低鐵前成本的基礎和核心,2019年10月,水鋼鐵焦事業部將4號高爐一半風口改為長風口,逐步摸索調整操作制度,并于今年3月30日同步檢修期間全部更換為長風口,從4號高爐的爐況來看高爐完全能達到長期穩定運行的目的,為高爐的穩產高產奠定了基礎。2020年1—5月份,鐵產量較計劃超產15465噸,較去年同期增產121066噸。
控制鐵前成本,必須先控制焦炭成本。2019年5月29日,外購焦采購業務劃撥到鐵焦事業部后,水鋼鐵焦事業部成立了外購焦合同價格領導小組,全面接手外購焦定價、采購計劃分配、組織物料進廠、結算等業務。為確保生產所需,水鋼鐵焦事業部按時與水鋼市場采購部、財務部合署辦公,及時掌握原燃料的信息并準確溝通,快捷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情況,快速決策,力爭采購到“質優價廉”的外購焦。
2020年,在2019年降鐵前成本的基礎上,隨著高爐爐況的穩定,水鋼鐵焦事業部加大降鐵前成本的力度,在通過對外面鋼廠的學習研究、全面對水鋼高爐的綜合實際爐況進行了解后,鐵焦事業部副部長羅曉崗“大膽”拍板:“將高爐球團篩全部封堵,以增加球團的入爐量。”
今年3月25日,該事業部料運作業區接到任務后,利用同步檢修的契機,安排人員到現場進行實地查看,經過查看后發現,生產使用的球團礦含粉率較低,經過高爐篩分后的篩下粉主要是小粒徑球團,為了降低球團的使用成本,料運作業區遵照組織的安排,將高爐球團篩全部封堵,以增加球團的入爐量,同時有效杜絕了小粒徑球團進入燒結重復加工現象的發生。將高爐球團篩全部封堵后,不僅不影響高爐爐況的穩定,還為降鐵前成本錦上添花,每個月可創效上百萬元,為降鐵前成本立了大功。
嘗到了“甜頭”后,為繼續降低鐵前成本,羅曉崗再度“拍板”:“燒結停用白云石。”5月17日,鐵焦事業部燒結生產環節開始停止配加白云石,將高爐鎂鋁比由0.55±0.05降低0.45±0.05倍后,高爐生產依然穩定。5月份,在停用了白云石10余天后就節約了鐵前成本46萬元。
此外,在降鐵前成本中,焦丁也不甘落后。原來,一旦高爐爐況不穩順,焦丁高爐“消化”不完,就要被運送到博宏公司用于生產。而現在,高爐穩順了,水鋼鐵焦事業部不僅不再把焦丁運送到博宏公司,還把去年倒運到博宏公司的庫存焦丁拉回來使用。此舉不僅可降低焦比,還可大幅度盤活庫存資金降低焦炭采購費。
隨著降鐵前成本工作的不斷推進和取得的成效,水鋼鐵焦事業部將在確保高爐穩順的前提下,以久久為功的決心和毅力做好降鐵前成本工作,為實現全年經營生產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