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國稅務部門積極加強國際稅收合作,不斷擴大和完善稅收協定網絡。“一系列稅收協定在為跨境納稅人提高稅收確定性、減輕稅收負擔、避免雙重征稅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揚帆遠航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說。
中國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協定項下的相互協商機制,及時處理、積極化解跨境涉稅爭議問題。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9月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與有關國家(地區)稅務主管當局開展雙邊協商497例(次),為跨境企業消除重復征稅145億元人民幣。
“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成果日益豐碩。2019年4月份,首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簽署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理事會成員已增至36個,觀察員增至28個。2020年,《“一帶一路”稅收》(英文版)創刊號出版,“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官方網站正式上線,共商共建共享的常態化工作交流機制和平臺不斷升級。論壇理事會主席、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機制各參與方將在“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下,進一步加強稅收合作,以更好地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之一,也是A級納稅信用企業。在境外投資建設中,因多家國外金融機構在授信評價體系中直接引用中國稅務部門納稅信用評定等級,使奇瑞汽車獲得了信用貸款等業務的深度合作機會,累計節約資金超過500萬美元。
中國稅務部門還相繼出臺多項穩外資稅費優惠政策,2018年實行的“遞延納稅優惠新政”就是其中之一。得益于該政策,新加坡企業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將3500萬美元利潤用于其在華子公司江蘇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增資。
政策的有力實施,引導外資企業將利潤再投資于中國生產、經營。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享受優惠的外資企業共2033戶次,涉及稅款167億元人民幣,推動股息再投資1741億元人民幣。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國享受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的外資企業戶次同比增長17.35%。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到“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經商、投資。中國稅務部門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幫助企業更高效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目前,在稅收服務等多種紅利支持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信心越來越強。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非金融類投資達到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經濟日報)